心理健康與財務健康

一提到健康兩個字,我們最先聯想到的就是身體健康,其次是心理健康。這兩種健康都可以通過去醫院檢查或者諮詢專科醫生來進行評估,有病治病,沒病當然最好。

但對於財務健康,我們的大腦反應明顯遲鈍得多,有的人乾脆就沒有反應,甚至於“病入膏肓”而不自知。

最近剛看完了《行爲投資者》一書,裏面就涉及不少心理健康方面的內容和它對財務健康的影響。如果一個人連自己容易落入的心理陷阱都沒法避開,很難想象其財務狀況會好到哪兒去,更不可能在投資上有任何作爲。

這本書可以說是用心良苦,在提到影響財務健康的心理誤區之前,分別從人類在社會學、神經學和生理學這三方面存在的缺陷進行深度解析,逐漸引導我們基於人性的視角去理解自身的行爲,並且指出“貨幣和資本市場是共同的幻覺,其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心理上而非物質層面”,從而強調“沒有對人性的理解,也就不會有對市場的理解”。

作者在書中詳細闡述了四種對財務健康有重要影響的心理因素,包括自我、保守主義、注意力和情緒。

其中自我因素體現爲過於自信,傾向於尋找那些能夠證明自己已經相信了的信息,並且會爲自己做出的決定拍手稱快,或者對自己珍視的信念做出激烈的迴應(甚至會加倍迴應),以致於情況越模糊,我們反而還越確定,並且分不清運氣和技能,甚至盲目依靠直覺去投資。

保守主義因素則體現爲避免後悔(在結果相同的情況下,行動比按兵不動更容易讓人有後悔的感受),將擁有的事物特權化(稟賦效應),以及考慮沉沒成本(更加追求事情的完整性而非其質量)。

而這些保守主義因素的核心卻是損失厭惡,“爭取確定性就是註定要把自己變得平庸,沒有什麼比小心行事更危險的了,試圖避免損失往往更容易讓人遭受損失”。

這種求穩心態導致投資者在面臨那些需要承受風險的市場選擇時,往往會思維狹隘、目光短淺和不思進取,以致於錯失有價值的投資機會。

俗話說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最讓人擔心的恐懼在我們試圖控制它的過程中往往變成了現實”——雖然表述方式不同,但意思完全一致。

這也是我讀這本書時,倍感親切和熟悉的地方。作者講的某些道理,居然和我們國家流行的市井俚語是完全相通的。

又比如書中有一個地方提到,“無論你表現的是強是弱、是善是惡,你都和你所處的環境相一致”,這不就和我們耳熟能詳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個意思嘛。

由此看來,這世間真正有用的道理和各種科學理念一樣,都是不分國界的。

至於注意力因素則比較複雜,涉及到可得性啓發(把回憶的容易程度與其發生概率相混淆)、故事思維(用故事的形式來思考,而不是以百分比的形式)和噪聲干擾(轉移注意力,擾亂人們對公允價值的判斷),這些都會導致投資者產生注意力偏差,從而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笑來老師也經常強調保護好注意力的重要性,認爲注意力的優先權大於時間和金錢,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尤其是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容易獲取信息的時代,但信息的可用性並不能說明它的有用性”,所以“在信息時代保持頭腦清醒是行爲投資者永遠不能放棄的任務”。

這部分章節最後提到的情緒因素也非常關鍵——情緒既能豐富靈魂,也能使錢包變空。它和前面提到的“故事”一樣,是行爲投資者的敵人,“強烈的情緒會縮短時間軸,導致我們忽視未來的自我,而更加關注當下的自我”。

爲了達到高效賺錢的目的,投資者應該向“功能性精神病患者”學習,不讓自己被情緒干擾。

作者還強調“雖然在生死一線、時間急迫的時刻,情緒更有利於選擇,但在其他情況下就沒那麼有用了”。

他其實就是通過“點死穴”的方式來幫助我們瞭解自己身而爲人的弱點,並進一步指出某些想法和行爲在投資領域是根本無效的,只會給財務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這讓我想起查理·芒格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他知道自己會死在哪裏,那他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相信認真讀過這本書的人應該能清楚自己“會死在哪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