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撷趣 · 趁“早”

行者无疆tj 文/摄影

(雪中的川藏公路)

毛主席《清平乐》词云: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这阙词,写出了早行者的独特感受。其中有三层意思也是我想说的:一曰晓中出行(趁早),二曰踏遍青山(出游),三曰风景独好(早行的收获)。

出门在外,遇到赶飞机、赶高铁、赶汽车,“趁早”是常有的事。

手机铃声唤早,简单盥洗,打点行囊,让睡眼惺忪的前台办了退房。推门出来,是晓行的霜露,望中的星月,明灭的街灯,你是孑孓独行“趁早”人。

时候太早,公交未发,出租困觉,早先是步行“蒯”去,后来是“共享”骑行,于赶时间倒省了些脚力。

俄而,城市苏醒,你会与贩夫走卒为伴,加入引车卖浆者流的队伍,为着各自的需求开始奔波。


(右图,黎明前的车站;左上图,雪中的川藏公路;左下图,同车的藏民)

芒康,雪中的清晨。

2011年的芒康,是川藏线上的一个小镇,立足在交界处,回望是川康,前瞻是藏地,返川和进藏的人们在此换乘班车。我从康定到此,已是午夜,川牌高客不进藏,明天回返,司机人好,为我联系了进藏班车,但票已售罄,有无空位要碰运气,让我明早5时来看。

时近年底,天寒得很,半夜又飘下雪来。不敢贪睡,老早就拎包奔向车站。一夜飘洒,雪没了脚踝,登山靴穿着,虽不甚滑,但已觉冻脚,负重着行囊,步子不免踟蹰。

我住镇东,站在镇西,路程里许,要穿过整个镇子,虽不远但难往矣。拂晓的寂静令人悚然,灯是昏黄,雪是惨白,支离的枯树摇出魅影,塔上的铃铛呜咽着铎音,偶尔几声凄厉的狗吠,让你心头不免一紧。加上有票无票的恓惶,甚至生出一丝悔意,原可直飞拉萨的,为何痴迷走这川藏线。

班车站到了,说是车站不过是爿院子,门口买票,院里上车,每天就是进藏回川的一两班车,简陋得可以。一辆半旧的客车,司机在车顶绑行李。打过招呼,他说因下雪,远道的藏民或许来不了,实在不行,可坐他的睡铺,答应不撇下我。

东方有了曙意,我也如愿坐上车,在藏民早课的唱诵中,班车驶上公路。从怀里掏出装有鸡蛋、馒头、水杯的袋子,东西尚温,可以果腹,别川进藏的第一顿饭只好将就了。望着窗外的雪原,庆幸自己借了瑞雪的吉兆。


(雾中的刘家峡大坝和汽艇)

刘家峡,雾中的清晨。

疫情前,去往河西走廊,刘家峡是“题中之意”,觊望的是两处:青黄两分的库水,佛教东来的炳灵寺。

住在永靖城里,头晚下雨,至早未歇,淅沥中天上雾蒙蒙地失了晴朗。旅店老板说,游库要早,头班赶不上,下一班要到中午了。出租是没的打了,只好步行,两三公里的远近,兹当遛早。

天将亮未亮,微雨加上薄雾,也就是几十米的放眼,路沿着水畔仅此一条,倒是不顾虑误入歧途。雨水洗过的风透着寒凉,有冲锋衣穿着尚不觉冷,夙夜的淋漓路上汪了水,登山靴踩去啪啪作响,消解着寂寞。路边的树湿着青翠,也水灵了待放的花蕾。走不多时,刘家峡的大坝已遥遥在望。

非旺季,又逢雨,我是第一位游客,快艇需凑九人方可出发,炳灵寺155元/1人,往返3小时,只能候着来碰运气。

还好,景区食堂有早点,牛肉面一碗,趁着热腾,加上辣椒,冷风凄雨的清晨,是再好不过的享受。

等船的功夫走去大坝,独自凭栏,放眼望去,库水乘着雾气悄悄而来,簇拥在坝下,少了几分急促,多了一丝幽静。薄雾如纱,朦胧了秀水的真容,细雨如酥,温存了流响的涛声。高架的公路,清痕一抹,村落的鸡啼,断续可闻。这眺望中的所见,仿若游库的预热,赶早也赶巧,竟让刘家峡玩出了千岛湖的效果。

苦等终不负人,一个团建的单位凑足了人数,快艇冲开雨雾驶向炳灵寺。

(乌镇溪边汲水的妇人)

乌镇,雨中的清晨。

20年前去乌镇,东栅初具规模,西栅尚未开发,晚上抵达,住子夜大酒店,坐落镇外。在餐厅点:家炖湖羊、乌镇酱鸭、香菜香干、咸菜烧河虾、芥菜烧笋尖(都是半份),喝乌镇“三白酒”,领班姑娘私授参观秘诀,六点进乌镇,不收门票。

南方多雨,无关节候,拂晓出门,行不多时渐渐湿身。不喜撑伞,微雨拂面吻眉染鬓,细腻了夏晨的清爽。伴着进出的人流穿过栅栏,轻松而自由。乌镇还未商化,景点有的就是民居,让旅游鲜活在乡俗的氛围里,也许就是后来的“沉浸式”。

普通的“古镇游”,多是妆容妥帖后的美颜示人,很少看到它的素颜。而我的“不速”之行,真正走近它的生活。

一溪穿镇而过,临水的青屋,吱呀声中,镂花木窗慢慢推开,清癯的老太挽起衣袖,系出一只小桶,打得半下溪水提起,水滴挽着雨丝又落回溪里,漾着微澜。老人倒水在盆中,临窗对镜梳洗,神态的温婉,程式的从容,仿佛人从古画中活分起来。

“林家铺子”悄然卸下门板,挑起招幌,老板坐在藤椅上,悠闲地吸着旱烟,既没有招摇的市声,也无缤纷的广告,生意是在温和而顺其自然的心态下静候。

茶肆老板在石阶上点燃炉火,蒲扇催出轻烟的缭绕,柴薪味四溢时水沸了,拈一撮龙井入壶,飞一条白练入注,紫砂壶飘出一缕春香,吹去浮茶,呷一口入喉,满是熟悉的滋润,冷雨中是可心的暖。

邻家阿嫂挽着竹篮娥娜走来,顶花带刺的时蔬,淌着水珠的河鲜,在律动中招摇着首尾,一天的乐趣是从早市采买开始的。

生活,在幽幽和柔柔里铺陈;

乡情,在朦朦和袅袅中温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