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念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前次回鄉,在嘉州文玩步行街與畫家李繼明不期而遇。繼明是嘉州牛華溪人士,少時即喜繪畫,漫漶三四十年,多有心得,其筆下的油彩圖像,充滿當代繪畫元素。

嘉州文玩在古城中心位置,借舊時泌水院一地新建而成。開發商也是而今的管理者姓黃,仁壽人,是個有傳奇色彩的人。認識他是在一個飯局上,他告訴我說年輕的時候在重慶黃桷坪當“棒棒”,平時最多的活路便是送蜂窩煤。地處黃桷坪的四川美術學院是他賣勞動力的主戰場,各家各戶都送過。有次送蜂窩煤去了畫家馮建吳家,馮教授聽他說話的口音,知道同是家鄉仁壽人,趕緊倒水遞煙甚是熱情。黃老闆說,也許就是那一段在川美當“棒棒”的經歷,讓他對藝術和古玩埋下了一段解不開的情結。

每個週末是嘉州古玩城約定俗成的趕場日。每到這一天,遠到成都、榮縣、雅安及周邊縣鄉的文物販子,齊聚一堂,把條不寬的、且爬坡上坎的步行街擠得水泄不通。大凡古玩,總是真真假假,故事滿天飛。喜歡古玩的人,除了需有火眼金睛,更重要的是具備北宋文學家范仲淹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心態。

古玩城開市較早,高潮時分在九點前後。我是一個愛睡懶覺的人,想去趕場的時候大都錯過了。那天去的早,是因爲參加同學會,不期與繼明碰頭,便一同訪古問舊。我買了幾本有關樂山歷史的舊書,順着石階往下走,地攤上琳琅滿目,有漢代的石俑,明清時期的瓷器,以及各種古錢幣。在一轉角處,有人賣古硯臺,說是端硯。繼明拿起一硯,取下硯盒,把硯石捧在手心細看,一問價錢,開價一千二,繼明有心買,還了個一百五的價,最後以三百成交。攤主說賣虧了,繼明幽默一句,看你擺了很長時間,這麼重的一塊石頭,搬來搬去很辛苦。出了古玩城,繼明說是仿品,就一普通石頭,又來一句:知假買假。

硯臺做假,其實古以有之。傳說清代乾隆皇帝喜歡宋代蘇東坡的所有物件,包括書法繪畫和曾經使用過的硯臺,一時間,京城古玩市場充塞着各種大大小小的硯臺,有銘文,有詩句,都指向蘇東坡。前幾年我去雲南建水,那裏有一個古硯博物館,陳列了幾千尊歷朝歷代的硯臺,不知道怎麼收集的,其中還有鴉片戰爭的名人林則徐使用過的,也不知真假。

回憶起來,在我讀小學時,硯臺是個最常見的物件,大凡識字的人家皆是平常物。小學生到了二三年級,就要學寫毛筆字。於是,所有的學生都從家裏帶上硯臺、墨錠來學校,上寫字課的時候,擺上硯臺,打水磨墨,先是描紅,以楷體入手,然後照着字帖臨摹。我讀東獄廟小學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臨“二王”。四年級去了關廟毛鍋廠中心小學,美術老師姓馮,人長得清秀,他讓我們臨顏魯公,說是寫字做人是一個道理,坦坦蕩蕩,剛正不阿。一紙毛筆字,半部中華史,書法承載着漢文化的使命。

寫字下課後,硯臺一般不會帶回家,統一放在教室後面的角落,幾十個形形色色的硯臺,材質各異。銅質墨盒,蓋子上愛刻幾片竹葉兩句詩詞;有的硯臺上面雕龍畫鳳,青松老梅;有的硯臺青雅樸素,嵌在一精緻的木匣子中。我在東獄廟小學的同桌長得秀氣,據說是書香世家,他說話愛搖頭拿調,小小年紀,之乎者也,惹得同學們常拿他取笑。開始上書法課,他從家裏背來一個相當精緻的硯臺,小巧玲瓏,裝嵌在一紅木匣子中,匣蓋上刻有硯銘:精而堅端而方所與者陳玄爲友者中書君。落款有金馬玉堂字樣,美術老師走到同桌旁,拿起這方硯臺左看右視,連呼好硯,說這是大畫家董其昌的名號。叫同桌用完帶回家,小心磕碰。

老師正說着話,教室門口出現了兩個人,皆着青布長衫,爲首的老者白髮蒼蒼,下巴上一叢白鬍飄然。那是同桌的爺爺和父親,他倆徑直走到同桌面前,收起那尊精緻的硯臺,拿出另外一端石硯臺給同桌使用,同時把一小截墨錠也收走了。同桌的墨,上面有金字,磨出來香氣濃郁,四周都聞到香味。很多年之後讀到一本奇書,是明代項元汴寫的《蕉窗九錄》,專門講文房用具。先說硯,“硯以端、歙爲上,古端之舊坑下巖,天生石子,溫潤如玉,眼高而活,分佈成象,磨之無聲,貯水不耗,發墨而不壞筆者,爲稀世之珍。”再說墨,“古人用墨,必擇精品,昔晉唐之書、宋元之畫,皆傳數百年,墨色如漆,神色賴以全。墨之妙用,質取其輕,煙取其清,嗅之無香,磨之無聲。”古人選石制硯,制墨、用墨、存墨,學問淵博。

在我讀小學的階段,筆墨紙硯尚存古意。文房四寶屬於文化用品,古城樂山的文化用品公司在土橋街南段,對面是人民電影院。賣文化用品的門市進深長,賣硯臺墨錠在進門右手邊中段,墨錠便宜的兩三分錢一條,磨出來的墨有酸臭味,如果是宿墨,簡直臭不可聞;貴的都是打着安徽字樣的,以“胡開文”出品居多,也有“六品堂”,形狀有圓柱形,長方形,錠面上有文字或松竹圖案,一律塗上金色,一看就有貴氣。好墨磨出來有淡淡的香味,寫出的字亮堂堂的,幾百年都不會褪色,陳墨放上兩三天一樣的沒有怪味。

好墨、好硯支撐傳承着千年的中國文化。

有一年回故鄉,表姐說讓我欣賞一件好東西,她從鎖得嚴嚴實實的鐵皮櫃裏搬出一包裹,逐一打開,裏面呈現出一塊碩大的漢磚,邊緣上是漢代留下的羌人跳舞的圖案,磚面上磨刻了淺淺的硯池,硯池上半部分用金石味很濃的篆字雕刻了這塊漢磚的來源,文字由畫家石魯寫就,刻字落款爲四川畫家馮建吳,兩兄弟,在一塊古老的漢磚相遇。名磚、名人,長長的歷史講述着長長的漢文化,相得益彰!

(本文圖片來自雲南建水清代考棚硯博物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