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喫喝

梁實秋的飲食小品很有意思,對於喫振振有詞:饞所着重的,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裏安放一條舌,舌上還有無數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饞?饞,基於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爲近乎藝術的趣味”。林語堂呼應:“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以喫爲首,除非我們老老實實地對待這個問題,否則永遠也不可能把喫和烹飪,提高到藝術的境界。”兩位前輩大師異曲同工之高見,足以發人深省,大師如此看中盤中餐,吾輩怎敢敷衍。

幾十年如一日在煙火氣十足的廚房裏忙碌,不管是平淡如水的普通日子,還是熱鬧如潮的年節盛宴,不爲評個勞模,也沒有辦法給自己計個加班,職責所在,生活所賜。

最怕家人噘嘴,丟一句話:你不弄,我不喫。就像被心儀的女子輕飄飄的回一句,你想多了!讓你神傷,更讓你絕望。最喜歡每個季節都有幾道家常被追捧,湯鮮菜香,好看又好喫,家人心滿意足,自己縱有苦累也開心。

年輕時,丈人丈母總忙一大桌菜,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們爭食,卻從不肯上桌與我們分享,只等我們一抹嘴,打着飽嗝兒離桌,他倆才盛一碗飯,就些殘羹冷炙,邊喫邊笑眯眯的談論着什麼。我被這樣的家庭氛圍深深吸引。歲月更迭,當我們也跨過幾十年風雨,才漸漸明白,純粹用“愛”這個詞,無法解釋發生在家裏的溫暖與自然,父輩們不懂得將愛掛在嘴上,把所有的行爲都看成理所當然,自然而然。中國傳統文化裏,有習慣成自然的說法,並沒有把所有行爲定性,如果硬要歸結爲愛,大可不必,也太牽強。

周君知道我喜歡讀美食小品文,特意帶來簽名本《一面一世界》,與我的另一本《一飯一世界》好像是姊妹篇。隨手翻看,滋味頓生。

《舌尖上的私房菜》的作者是位女子,初讀序言,便喜歡上了她抒情飄逸的文字,夾着淡淡的小資情調,中西餐可以款款而來,又魅惑的扭着腰肢閃躲在一邊。原來此女子在晚報有專欄的,難怪耐讀。沒有主義綱領,都是人之常情,一閃一閃的念頭,家常,有溫度,忒撩人。

《民國喫家》、《風味人間》、《有風吹過廚房》、《宋朝人的喫喝》、《至味在人間》、《口頭饞》……這些雜書,上不了學者的案頭,也不能是炫耀的資本,但都赫然擠在我書櫃的C位,這類雜書的字裏行間都異口同聲的認定,懂得調和五味的男人,大多分寸好,手段了得,知冷知熱,鋪排得體,十居其九是情場高手,女人對這樣的男人不會不着迷。那麼,就多讀點吧,很滋補。

因爲疫情,半年沒有見到姑娘了,小棉襖一邊辛苦工作,一邊撒嬌說想我們了。我知道,在外打拼的孩子,不是想小鎮的人和事,也不會矯情的想呼吸家鄉的空氣,最牽掛的,一定是從小到大滋味難忘的家裏的飯菜,舌尖的滿足可以彌補思念的苦澀。

暑期,冒着酷暑去了趟上海,整個行程就像做了一回賊,偷偷摸摸,小心翼翼,膽戰心驚,但一家人圍坐,喫着我匆匆做得的幾樣小菜,女兒發自內心的滿足感,透過夏夜潮熱的空氣,彌散開去。沒有比這更舒坦了。

食物可以把人的原形和本質勾引出來,特別是酒精的刺激,尤其有效,正如雄黃逼出白蛇那般。聞一多先生痛飲酒,熟讀《離騷》,成就名士風範。老舍先生以爲喫酒可愛得很,可以交下許多朋友。這裏的所謂朋友,不是那種爲人不齒的酒肉之友,而是酒熱耳酣之時,說話做事都可以比平時直率豪邁,真誠坦白,容易袒露心跡,流露真情的那種,因此,往往可以成爲“莫逆”。有些人,只有在兩杯酒下肚之後,纔會已改平日裏衣冠楚楚的八股官樣,臉上褪去俗氣,紅撲撲的,有了人樣。

不過,借酒壯膽,未免也太可惜可憐了,這是酒的壞處。

不喝酒的時候,人就是啞巴,是呆子,不會叫嚷,不會大笑,似乎也喪失了伶牙俐齒的言語功能,至於見到美女,也沒了膽量,激情蕩然無存矣,連想入非非都沒了勇氣,更何況主動搭訕。酒壯慫人膽,不飲酒,只得認慫。有了酒的加持,瞬間什麼都拿得起,什麼也都放得下,有清淡生活市井煙火,有詩也有遠方。

在酒桌上看風月,是件有滋味的事。很多人,特別是幹部,平時說話小心翼翼,但三杯兩盞過後,人就回歸自然了。鎖住很久的嘴說出憋在心裏的話:那個局長,運氣啊,真本事沒得。那個新提拔的,蠻有才的,有才有屁用,不會做人,不討喜。

中國人喫飯,講究細嚼慢嚥,喝酒也一樣。老人品酒,得慢慢喝,一頓飯,一盅酒,二兩五,從夕陽西下到月上枝頭,從新聞聯播到謝謝觀看。時間的久長,咂摸出的滋味也久長,如今酒席宴上,三口並作兩口,一口悶,對瓶吹,拎壺衝,所見平常,半頓飯功夫,半斤八兩下肚,圖的個熱鬧,誰有功夫細品美酒啊,茅臺也好,二鍋頭也罷,借個嗓子淌一下,不是享受,實則遭罪,更是浪費。狼吞虎嚥不能品其味,囫圇入肚是暴殄天物。狼牙棒打心眼裏不贊成這樣。

教育如品酒,不是三加五除二就可以手到擒來的,需得循循善誘,文火慢燉,急功近利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

朋友諮詢我,能否介紹一個特色餐廳,可以細細品嚐美食的那種,我自嘲道,我記不得何時專心地喫過,也好久沒試過一心一意地對待眼前的食物,又自問道,如果我們專心地喫,食物的味道會不會變得和平常不一樣呢?食物常常不是飯局的主角,每次飯局,我們都是在喫人。

一起喫喫喝喝,關係自然就密切,人之常情。喫喝都不在一起,夫妻也不會長久,早晚要散夥。家庭的煙火氣,具有把人拴在一起的功能。你我不在一個飯圈裏,道不同,不相爲謀,僅此而已。

我買菜去了。今天需要正經的喫一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