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經典,保爾式的品質,依然鼓舞着我們

法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曾在一封信中說,“對於我來說,您的名字,就是最罕見的道德、最純潔的勇氣的同義詞”,這封信是寫給誰的呢?


這封信是在1936年,寫給奧斯特洛夫斯基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是蘇聯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作家,他在1919年參加蘇聯國內戰爭。1920年在戰爭中身負重傷。後來,由他口述、其妻子而成的整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歷時三年才創作完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真實而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烏克蘭地區的廣闊生活畫卷,更塑造了以戰士保爾·柯察金爲代表的英雄形象。

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在革命中的不斷成長,作者用感人而有力量的文字,向讀者展示了保爾·柯察金熱忱的獻身精神和不被命運所屈服的頑強品質,因而,保爾精神也成了時代的旗幟,成爲了進步青年學習的榜樣。


與此同時,作者在小說中闡述了共產主義理想,以及如何爲實現這一理想去努力奮鬥。


小說中的那句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


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解放全人類而鬥爭’”,不僅成爲很多人的座右銘,還鞭策着人們抓緊時間去做一些有利於人類的事,做一些讓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實的事。


在完成這部長篇小說時,作者已經癱瘓在牀,飽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他沒有向命運屈服,沒有低頭,而是決心通過文學作品向人們展示當時的社會面貌。


這部小說融入了作者本人的生活和情感經歷,用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吸引了無數讀者,引起了人們的共鳴,也激勵和鼓舞了很多人。


時至今日,當我們再次閱讀這部小說,依然能夠感受到作者向我們傳達的保爾式的精神品質,我們依然能從中獲取無窮的力量,這大概就是經典的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