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的學術文化精神,都被錢穆先生說明白了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


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而當代中國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昇華,要想充分認識今天的中國和中國人,就要深入瞭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


其中,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的文化有着深遠的影響。


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提到儒家學術時指出,我們如果想要研究儒家學術,有兩個問題需要討論,第一是儒學的內容,也就是儒家學術到底是什麼?第二是中國文化中,它的地位比重是怎樣的。


知名漢學家狄培裏曾這樣評價,“錢穆先生是研究中國思想一位罕見而成就卓越的史學家,他研究中國歷史與思想的方法爲觀察這個蜩螗的時代,提供了廣泛的視野”,評價之高,可見錢穆先生在中國學術界的地位,然而他確實也是當之無愧。


錢穆先生一生講學不輟,育人無數,對現代中國學術研究有着深遠影響。


他曾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任教,並且進行多次學術方面的演講,每次,他的課堂裏和演講會上都座無虛席。


後來,他的學生葉龍便收錄了他在一些演講會上的講座內容,於是,就有了這本錢穆講述的《中國學術文化九講》。

這本講演集選擇了錢穆先生在香港和臺灣等地的9次講演,涵蓋了學術思想、歷史、文學以及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而且每一篇都互爲補充,既有對文化歷史的梳理,也有對斷代研究的案例,文史典故,信手拈來。


它具體包含了中國儒學與文化傳統、中國散文與文學史,以及中國歷史上的人物等多個內容,也深入探討了中國學術傳統的精神,還特別提到了秦漢和魏晉南北朝的思想文化發展。


錢默認爲,“中國文化的核心是禮”,“禮是整個中國人世界一切習俗、行爲的準則,標誌着中國的特殊性”。也就是說,想要真正瞭解中國文化,需要深入領會中華禮樂文明,把握它的核心精神。


那麼,什麼是學術文化呢?


學術文化就是,在發展學術的過程中,學術人之間形成的共同價值觀、精神和行爲準則等。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因研究學術文化而形成的不同學派、諸子學說。


風物長宜放眼量,從學術發展歷史中來考察一項研究的影響,無疑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其學術意義。


錢穆先生在一次演講中指出,“故考據之學不能無義理,義理之學亦不能無考據”。他認爲,孔子以後,不能只有孟子單線相傳,今天我們學習孔子之道,不能懷着門戶之見,而是應當兼顧義理、考據和辭章。


在《中國學術文化九講》這本書中,錢穆先生的語言風格很有自己的個性特徵,而且坦率之情展露無遺。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到他的治學軌跡,還能感受到錢穆先生的學問體系之龐大精細,更油然而生對他的敬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大家再耳熟能詳不過的話,出自《莊子》。


李澤厚先生曾說,“中國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內心永遠是莊子”。


錢穆先生認爲,《老子》和《莊子》是人人必讀之書,不僅因爲儒、道兩家已有2000年曆史,對中國影響深久,更因爲中國的道理均在其中。


蘇東坡也曾說過,當他第一次讀莊子的文章時,覺得他自從幼年時代起,似乎就一直在想着同樣的事情,抱着同樣的觀念。


我們都知道,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觀點,否認有鬼神主宰世界,認爲道無爲無形、超越時空。


錢穆先生說,讀《莊子》可以說是讀古書的基礎,不過這部書很難讀,因爲它的思想和文學都很高,所表達的東西文字很難把握。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魂魄,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多閱讀學術文化書籍,多學習文化經典,無論是對個人和集體都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學習和閱讀,我們從中汲取養分,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思想修養,也必將一生受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