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錢穆講歷史上的人和事,來一場文化之旅

一個人如果能夠在一個百年的歲月裏,獨自擁有90多個屬於自己的生命年輪,並且在漫長又持續的讀書、教書和著書中逐漸形成一道歷史風景、一座文化座標,甚至世紀背影,這是十分罕見的。


這個人,就是錢穆。


錢穆,字賓四,是中國近現代歷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中國學術界尊稱爲“一代宗師”。他曾經說:“中國爲世界上歷史最完備之國家,其特點有三:一者悠久,二者無間斷,三者詳密。”


在1949年,穆曾和唐君毅等人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出任首任校長。在創辦書院期間,他先後開講“中國通史”多次,後來經其學生葉龍整理成《中國通史》一書。


《中國通史》經過多次修訂,精簡至十餘萬字,雖然字數比之前有所減少,可精華和重要觀點內容反而更加突出。


這本書以“中國歷史的分期”作爲開篇,按照時間順序,從經濟、文化和各種制度等多角度展現了我國的歷史,脈絡清晰又層次分明,即便是對歷史瞭解不多的人也能讀懂。


錢穆先生首先表明,中國歷史的分期不同於西方人的劃分方法,不是簡單地將其分爲上古、中古和近代,而是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分法。


他把中國歷史分爲五期,從第一期的石器時代,到第五期的原子能時代,每一期的劃分都十分清晰,這樣的劃分更有利於我們對不同時期歷史的重點研究。


在說到秦代時,錢穆先生在分析秦大一統時,從根本原因入手,闡述自己對秦國統一的理解。同時,也進行了中西方一些國家的對比,進而佐證自己的觀點。


最後,他指出,“秦國乃是最後一個崩潰之國家,較前滅六國遲了十五年,認秦勝而打倒六國是看錯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他認爲,舊勢力崩潰,新勢力平民階級興起,所以秦統一中國,而並不是打倒了六國,而是平民社會希望的統一結果。


另外,錢穆先生還將哲學思想融入對歷朝歷代的分析中,從佛經到人生,從古至今,從西方到東方,解釋觀點鞭辟入裏。


既立足於當代立場,又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貫通,既尊重歷史,又有觀點創新,從歷史文化資源中尋求有益的啓示。


他在講述和分析歷史時,始終懷有敬意,對自己的國家充滿了關懷與稱頌,他認爲,中國的文化就像是放在田埂間的小孩子,他可以自由地長大。這個觀點,與西方人認爲的“文化像把小孩子放到搖籃中讓他長大”是不同的。


他真誠地告訴我們:對中國歷史應該有溫情和敬意。既要充滿愛意與關懷地看着它發展,也要給它時間和自由等它長大


當你閱讀這本書,你會驚歎於錢穆先生的學問之大,似乎每一段歷史我們都略知一二,每一個歷史人物也並不陌生,但是卻能從這本書中獲取前所未聞和不曾思考過的新知識、新問題,這對於我們探索歷史和理解它的發展演變都有極大幫助和積極意義。


你更會佩服他的品格之高尚和情懷之偉大,他的大格局充分體現在對歷史的獨特理解上,這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悟。


閱讀這本書時,彷彿與錢穆先生進行跨越時空的交流,在字裏行間又好像隱約能看到一位儒雅學者,面帶微笑,在講臺上侃侃而談,時而在黑板上書寫,時而揮舞着雙臂。


這是一部簡明易懂的中國通史,也是一部可供歷史專業人士研讀和對歷史感興趣的非專業人員值得一看的歷史經典著作,即便對歷史瞭解不多的人也可以看得明白。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一段段歷史故事依次上演,一個個觀點呼之欲出。也許,你會因爲這本書而愛上歷史。


錢先生在北大任歷史講席時,因爲學識淵博和議論宏通,深受學生歡迎。他的著作更是縝密嚴謹,蜚聲學圃。


難怪知名歷史學家黃仁宇也稱讚錢穆先生,“可能是將中國寫歷史的傳統承前接後帶到現代的首屈一指的大師”。


錢穆先生是歷史和時勢造就的引領一代風騷的史學大師,他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毅人格,終其一生執着於中國歷史文化,爲弘揚中華文化殫精竭慮。


雖然他已離我們遠去,但他一生研究的歷史人物和著作,永久地留了下來,我們在他的著述中遨遊,感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