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驢叫獻給你

清明時節雨
紛紛路上行人
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
有牧童
遙指杏花村(啪嚓)

應景兒的定場詩唸完
言歸正傳

絢爛的時光與作家
總會有變成碎片的時候

這是從輝煌走向終結的一種形式
也是文學、情感
以及思想文化的一個盡頭

通常
碎片是逐漸從時間裏剝落
但在《典論·論文》中出現的建安七子
除了孔融、阮瑀早死
其餘五位作家
皆是瞬間瓦解

這讓曹丕
以及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時間
倒回兩千年前那場慘烈的疫情
它讓此前生活中的瑕疵與慾望
看起來不過是短暫遮蔽美好的灰塵

作爲《典論》的作者
曹丕的人生看上去有些悲情

親爹太精明
親弟太聰明
他想在歷史裏出位
就變得相當不容易了

更何況
還想在皇帝的頭銜前加個“導師”

在《洛陽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
他明確指出:

“蓋文章
  經國之大業
  不朽之盛事”

把文學上升到了國家治理的高度
《典論·論文》的出現也就不奇怪了

導師的厲害在於
可以從自己的政治高度
來改變別人的文學態度

文人相輕
自古如是

曹丕很介意文化人彼此輕視
又自我感覺良好的通病
他提出:

“審己以度人”

要先反省自己,再檢討別人

但是
他並不反省自己
直接開始檢討別人

對身邊一批知名作家
以及他們的作品風格做出了批評:

王粲和徐幹在辭賦方面不分伯仲
阮瑀和陳琳的章表書記相當了得
應瑒和劉楨的文章雖不在一品也算高明
孔融自己一個人,就足以讓所有人顫抖

其實
孔融不可能跟他們有太多交集
他比曹丕大三十多歲
比其餘建安六子也年長二十

“諸子共集鄴下”
孔融早已被曹操殺死

但牛人就是牛人
即使不在同一圈層
也會被“莫名入羣”

《後漢書》載

“文帝深好融文辭
  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
  輒賞以金帛”

“有孔融手抄本的賣!手抄本拿來換錢!”

並嘆曰:

“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孔融簡直和楊雄、班固一樣好啊!”

最好的時光
是回不去的時光
最好的作家
是得不到的作家

孔融不屬於曹丕的時代
也有別於建安慷慨文風
卻依舊是曹丕的心頭好 

指出七子作品的優劣之後
曹丕繼續站在高處
批評一般人毫無鑑賞能力
常有的問題是: 
“貴遠賤近,向聲背實”

甚至沒有自知之明 
“患暗於自見,謂己爲賢”

說白了就是:
看不懂別人的好
更不懂自己爲什麼不好

書中四科八體之說
或是文氣之說
皆是在提醒衆人:

別人能做到的
不代表你自己也能做到
別人做不到的
你自己可能也一樣做不到

人力是有限的
只能用心於一件事
如此方能“不朽”
也才能“經國”

彼此輕視只是在浪費生命
用心在文學
而不是批評
一個作家的社會責任
就是寫出美好的作品

如同文王演易、周公制禮
文字的形式不一定是詩詞歌賦

困厄時,說出自己的聲音
聞達時,說出衆人的聲音
你的“聲名自傳於後”

將內心溫暖的作品留下
而不僅僅是冰冷的蔑視

順帶一提

曹丕的細心與體貼
不止於《典論》的文字中

建安二十二年
瘟疫暴起
情形很像今天的樣子

正月
被稱爲“七子之冠冕”的王粲染病身亡
曹丕與幕僚們共同前往弔唁
他回頭向身邊的人說:

“王好驢鳴
  可各作一聲以送之”

王粲喜歡驢子的叫聲
曹丕希望衆人都學一聲驢叫
來送別這位逝去的文學天才

這個畫面應該是很突兀的
在莊嚴肅穆的靈堂裏
衆人發出“伊~呀,伊~呀”的叫聲

不是太好聽
也不會太好看

當時的曹丕
官居五官中郎將、副丞相
(相當於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主抓意識形態)
他要大家學驢叫
那一定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誰敢不學?

不知道的是
當時出席喪禮的人們看到如此光景
會是什麼感受

可以知道的是

曹丕真心懂得王粲的喜好
而且還願意放低自己的姿態
以一種奇異的方式送王粲最後一程
來表達自己的發自內心的“愛與哀”

無獨有偶
這種在喪禮上學驢叫的方式
在之後的西晉也發生過一次

不過那時的賓客
沒有此般風度能夠接受這種做法
聽到太過逼真的驢鳴而鬨堂大笑
這讓學驢叫的悼亡者非常憤怒
擠出一句:

“使君輩存,令此人死”

“如果死的是你們就好了”

竟然沒有人懂得這份深沉的哀傷
更沒有人懂得往生者的願望

從這則故事或許可以發現
真誠與體貼並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曹丕做到了

如果一個人變壞
需要長時間積累而成
那麼請你珍惜身邊的好人
善良也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清明節
我們緬懷逝者
更要體貼那些真愛你的人

願你我
心懷善意
溫柔以待

(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