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驴叫献给你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啪嚓)

应景儿的定场诗念完
言归正传

绚烂的时光与作家
总会有变成碎片的时候

这是从辉煌走向终结的一种形式
也是文学、情感
以及思想文化的一个尽头

通常
碎片是逐渐从时间里剥落
但在《典论·论文》中出现的建安七子
除了孔融、阮瑀早死
其余五位作家
皆是瞬间瓦解

这让曹丕
以及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时间
倒回两千年前那场惨烈的疫情
它让此前生活中的瑕疵与欲望
看起来不过是短暂遮蔽美好的灰尘

作为《典论》的作者
曹丕的人生看上去有些悲情

亲爹太精明
亲弟太聪明
他想在历史里出位
就变得相当不容易了

更何况
还想在皇帝的头衔前加个“导师”

在《洛阳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他明确指出:

“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把文学上升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
《典论·论文》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导师的厉害在于
可以从自己的政治高度
来改变别人的文学态度

文人相轻
自古如是

曹丕很介意文化人彼此轻视
又自我感觉良好的通病
他提出:

“审己以度人”

要先反省自己,再检讨别人

但是
他并不反省自己
直接开始检讨别人

对身边一批知名作家
以及他们的作品风格做出了批评:

王粲和徐干在辞赋方面不分伯仲
阮瑀和陈琳的章表书记相当了得
应玚和刘桢的文章虽不在一品也算高明
孔融自己一个人,就足以让所有人颤抖

其实
孔融不可能跟他们有太多交集
他比曹丕大三十多岁
比其余建安六子也年长二十

“诸子共集邺下”
孔融早已被曹操杀死

但牛人就是牛人
即使不在同一圈层
也会被“莫名入群”

《后汉书》载

“文帝深好融文辞
  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
  辄赏以金帛”

“有孔融手抄本的卖!手抄本拿来换钱!”

并叹曰:

“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孔融简直和杨雄、班固一样好啊!”

最好的时光
是回不去的时光
最好的作家
是得不到的作家

孔融不属于曹丕的时代
也有别于建安慷慨文风
却依旧是曹丕的心头好 

指出七子作品的优劣之后
曹丕继续站在高处
批评一般人毫无鉴赏能力
常有的问题是: 
“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甚至没有自知之明 
“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说白了就是:
看不懂别人的好
更不懂自己为什么不好

书中四科八体之说
或是文气之说
皆是在提醒众人:

别人能做到的
不代表你自己也能做到
别人做不到的
你自己可能也一样做不到

人力是有限的
只能用心于一件事
如此方能“不朽”
也才能“经国”

彼此轻视只是在浪费生命
用心在文学
而不是批评
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
就是写出美好的作品

如同文王演易、周公制礼
文字的形式不一定是诗词歌赋

困厄时,说出自己的声音
闻达时,说出众人的声音
你的“声名自传于后”

将内心温暖的作品留下
而不仅仅是冰冷的蔑视

顺带一提

曹丕的细心与体贴
不止于《典论》的文字中

建安二十二年
瘟疫暴起
情形很像今天的样子

正月
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王粲染病身亡
曹丕与幕僚们共同前往吊唁
他回头向身边的人说:

“王好驴鸣
  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王粲喜欢驴子的叫声
曹丕希望众人都学一声驴叫
来送别这位逝去的文学天才

这个画面应该是很突兀的
在庄严肃穆的灵堂里
众人发出“伊~呀,伊~呀”的叫声

不是太好听
也不会太好看

当时的曹丕
官居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相当于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主抓意识形态)
他要大家学驴叫
那一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谁敢不学?

不知道的是
当时出席丧礼的人们看到如此光景
会是什么感受

可以知道的是

曹丕真心懂得王粲的喜好
而且还愿意放低自己的姿态
以一种奇异的方式送王粲最后一程
来表达自己的发自内心的“爱与哀”

无独有偶
这种在丧礼上学驴叫的方式
在之后的西晋也发生过一次

不过那时的宾客
没有此般风度能够接受这种做法
听到太过逼真的驴鸣而哄堂大笑
这让学驴叫的悼亡者非常愤怒
挤出一句:

“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如果死的是你们就好了”

竟然没有人懂得这份深沉的哀伤
更没有人懂得往生者的愿望

从这则故事或许可以发现
真诚与体贴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曹丕做到了

如果一个人变坏
需要长时间积累而成
那么请你珍惜身边的好人
善良也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清明节
我们缅怀逝者
更要体贴那些真爱你的人

愿你我
心怀善意
温柔以待

(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