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發生的悲觀——讀《戰鬥飛行員》

聖-埃克蘇佩裏的作品大都是有飛行背景,即便是童話故事中,也會有一個飛行員。這與他的個人經歷當然密不可分。正是他的飛行體驗,對飛行的熱愛,在天空中的想象,都成爲了寫作的資源。這本《戰鬥飛行員》也不例外。

這本書出版於1942年1月,登陸法屬北非的火炬行動還要有十個月的時間才能到來。從貝當政府向德國投降,到本書創作出版的時期,可以說是法國人民陷於最沒有希望的日子。而本書故事的內容,則是1940年5月23日的一場飛行偵察任務。此時距離德法停戰僅有一個月的時間,而距離成立維希政權也不過還有六十天,但是當時距離戰爭爆發僅僅十三天的時間。

這種時間上的區別,就成了非常有趣的一個特殊的態度。本書寫作的時候,二戰並沒有結束,維希法國還是法國的合法政府,納粹德國也處於上升期;而本書所聚焦的5月23日的偵察任務,在本書寫作的時候,就已經被認爲是一場徒勞無功的飛行任務。所以作者在彼時彼刻處於低谷的心態,就徹底的影響了對於該次飛行任務的評價。

在5月23日的偵察任務之前的5月19日,魏剛成爲法軍信任的總司令;而在22日,魏剛則發佈了他上任之後的第一號命令。而就是在這段期間,法英聯軍依然有機會封堵德軍的突破口,並且切斷進入海峽地區的德國裝甲師。
5月22日,北線的法國第一兵團從阿拉斯以東向康佈雷發起反攻。而一支由第五和第七裝甲師率領兩個步兵師組成的具有兵力優勢的德軍精銳,對阿拉斯實施兩面夾擊。而英軍則是在24日凌晨阿拉斯開始撤離。

如果一名法國飛行員在5月23日執行任務時,他的心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失敗情緒絕對不會瀰漫在他的心頭。在這個時間點上,德國並沒有展現出壓倒性的優勢,比利時國王還在首鼠兩端,英國盟軍也沒有撤退,政府中的投降派也沒有佔據主流。但是到了1941年,已經知道自己的行爲對於改變戰局無關緊要的時候,飛行員纔會重新考慮自己當時的偵查行動,纔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通過時間上的落差可以看出,書中的各種反思恰恰就是隱含作者所賦予給主人公的,而不是當時的主人公順理成章有感而發的。

遺憾的是,聖埃克蘇佩裏並沒有堅持到二戰結束,沒有看到法國成爲戰勝國。如果在1945年5月的時候重新開始寫作,這本書的基調一定會另有不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