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前十分鐘


守時,是社會公約和公德中強調的優秀品質之一。在平時的工作生活當中,會議,約會,談判,打卡等事項往往會給人留下是否守時的印象和評價,而且對當事人而言不能守時是一種壓力。

小A,自己上班能做到提前或按時考勤,下班後也經常加班,是一枚勤勞的員工。就是在集合開會時,往往會遲到,“關鍵時刻掉鏈子”,這給她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和評價。

而他無論準備提醒多早,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因素釀成他的遲到。

事出有因,特別是反覆的行爲,除了習慣的力量,背後一定有操控人的心理機制。

“槍打出頭鳥”,在一次次事件中,如果因爲你做出的行動遭到否定質疑批評,可能你就會遲疑,心裏會有暗示:這樣做是不安全的。安全的舉措是什麼?再晚一點行動吧!

其次,大腦不接受否定詞,每次想:不要遲到,結果是遲到。所以提醒自己時,要說:早10分鐘到。提前20分鐘出發等。

有時,人們往往會自以爲是。這樣不會晚的,過程中手頭的緊急事件,路上的交通狀況,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等都會給行動造成阻礙,導致拖延。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儘量精準,實事求是,而不能自以爲是。

如果從出發到赴約需要大約10分鐘,建議再提前十分鐘到二十分鐘。往往進入場域也需要步行的時間,抑或你要攜帶材料,所以一旦需要我們做到守時的事兒,就要提前謀劃,做到準時參會赴約。

思想上重視,態度上提升,行動上見效。希望文章能引起有緣人的共鳴,我們都做守時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