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学

今早阴天,我坚持没有开灯完成了煮咖啡做三明治。在某方面而言,我更乐意尊重自然,灯是相对不那么自然的东西。并且通过讲述消费主义的纪录片得知,在英国最早开始流行灯泡时,公司和供应商还秘密签订了让灯泡在固定开关次数后必然报废的协议。

打开一首名为“autumn leaves”的曲子,而立冬已经过去了。擡眼望向窗外,雾气蒙蒙。想必谁也没有本事一扫这污浊的环境,只好让音乐自然地转向下一首。

昨晚看了第五届宝珀文学奖的颁奖,是录播,最佳小说已经听说过,是林棹(zhao四声)的《潮汐图》。没忍住还上网买了一本。好在书并不贵,打了折,尽管如今的书都在涨价。宝珀奖是给青年作家提供的舞台,这些陌生的名字作为读者是不那么容易记的,但就像双雪涛、班宇、王占黑,慢慢也是会记住的。对于青年小说家的期待我是满怀的,因为时代变了,时代下的文学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所以我的期待是满怀的。虽然读的少,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需要文学的滋养了,以免过着过于市侩的物质生活而白活了一次。尽管我如此说法有些野蛮,难道不读文学就是白活了么。不过很遗憾,我想是的。

文学这个日渐衰微的领域,我记得自己曾经答文学考试时一道问文学前路的题时,当时回答的意气风发,恨不能让监考老师加纸作答。如今至少依然作为读者是十分幸运的群体。在颁奖典礼上,诗人西川还在台上讲了几句,那么诗人呢,处于何种尴尬的角色呢。眼下中国最有成就的诗人北岛坐在台下并没有上去讲几句。因为社会变得功利的多,功利本身并无过错,只是显得人们把时间花在文学上过于奢侈了。林棹在获奖感言时说感谢大家的时间,这或许只有在文学领域里会听到这样的话,而那些快消品视觉作品在更多的侵占观者的时间,可是褒贬什么又有多少意义呢。喜欢文学的每个普通人都尽量影响周围人去读书、读文学才是更有意义的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