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孩子好不好?

体罚孩子好不好?

当然不好。

那里不好?

为什么不好?

体罚就是一无是处吗?

那么,为什么会有老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所以,我们应该全面的、深入的看待体罚。

首先体罚是什么?

体罚,拼音为tǐ fá,汉语词语,指对少年儿童的一种错误的教育手段,如罚站、罚跪、鞭打等。

体罚,就是对身体的打击和惩罚,再扩大一些,还包括语言上的威胁和辱骂,对心理上的侮辱和恐吓。

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运用体罚,人们会认为是正确的?

对坏人、坏事进行语言、行为上的阻止,而对方还不停止的时候,就要对他进行惩罚。比如对于犯罪分子或者将要对别人立刻产生伤害的事情。

而对于孩子的教育上,这种情况极其少见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真的有一些孩子,对他进行多次的语言和行为上的教育,他还是不改正,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体罚了。

如何具体实施体罚?

我个人认为是在于时间上的区别。

错误的使用体罚,就在于太快的使用了。

在孩子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特别是第1次犯错的时候,就不能使用体罚,而要先和孩子说清楚,讲明白,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并且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把事情做对。

但是有些家长太着急了,在和孩子说了一两次之后,孩子没有做到,自己就先焦虑了起来,但是他不认为是自己的错,反而是孩子不认真学,是故意的把事情做错。这个时候,家长就把所有的责任推在了孩子身上,家长经常的会说,我已经教了你这么多次了,你再学不好,那我就要惩罚你了。

当孩子再一次犯错,家长就会失控,对孩子进行体罚,但是体罚的结果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把事情变得更糟了。

那么在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解决呢?或者说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体罚,而收到好的结果?

家长这个时候应该用多种方式、方法给孩子讲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当孩子听不明白的时候,就要换一种方式。

当孩子还是不明白的时候,就要搞清楚孩子哪儿不清楚。对于不清楚的地方,再换一种方式讲一遍。

如果孩子还是不清楚,那就再换一种方式,并且要搞清楚孩子是全部没听懂,还是搞明白了一部分。那么再对于没有搞明白的那部分,进行精准的讲解。

如此反复。

具体的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对比,迁移,亲自去看,动手去做,亲身体验,看视频,读书,做游戏等等。

使用了这么多方法,孩子就会用多种角度、多种体验来理解这件事情了。

并且,在家长这么长时间的讲解的过程中,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孩子就会有安全感。只有家长先心态稳定了,孩子的心态才会稳定下来,孩子才能用心的把东西学好。

这个时候,如果是孩子他不用心学,或者就是和家长唱反调,那么最后的手段才是体罚。

这时候的体罚是一种用爱包裹的体罚,因为孩子已经感受到了家长对他的爱,而他根本就不珍惜家长对他的爱,既然他不要,那就用惩罚来让他得到他想要的。

这个时候就不要讲爱了,就讲结果。通过体罚的手段来让孩子走正路,因为“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个熊孩子,如果家长不负起管教的责任,社会就会替我们管教孩子。既然如此,不如就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主动的把孩子教好。

把孩子教好是有多种方式方法的,体罚也是其中一种,也是有用的,也是可以使用的。

但是体罚是最后一种方法,要谨慎使用,并且在使用之前、中、后,要关注孩子的心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