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平步青云,创作有路

一代绘画宗师齐白石,恨不得穿越回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只想给3个人当仆人,磨墨理纸。


以画竹享誉画坛的郑板桥,以自己能做明末清初一个人的门下走狗为荣,有自刻印章为证。


这究竟是怎样的人,有怎样过人的才能?能够让两位画坛泰斗如此躬身。


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山河之书——青云谱,其中的秘密浮出水面,原来这三个人是明末清初画坛独具一格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作品令300年后的大师们趋之若鹜,品味甘之如饴。


他们的身世令人叹息,他们的创作手法,对所有的创作者来说都有探到源头的启示,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


这一切还得从青云这个词说起,因为其中一位最杰出的画家朱耷,也就是八大山人的就住在江西南昌郊外的青云谱。


说到青云这个词,不知道你会想到什么词或者什么句子呢?


第一时间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是:平步青云,曹雪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初看到《山河之书》中,青云谱这一篇,标题青云谱三个字,我想这肯定是写品德高尚有智慧的人,待看完后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写的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画家朱耷,号称八大山人,同时介绍了和他同属一个谱系的另两位著名画家徐渭和原济,他们是开创了中国画新生代的三位杰出画家。


说真的,原先,我对朱耷,徐渭,原济三位画家了解很有限,感觉很陌生,引发我极大兴趣的是齐白石说的话和郑板桥做的事。


齐白石有一段话,他说:

    青藤(徐渭)、雪个(朱耷)、大涤子(原济)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早在齐白石之前,郑燮(板桥)就刻过一个自用印章,其文为“青藤门下走狗”。


  余秋雨先生说,这两件事,说起来都带有点痴癫劲头,而实际上却道尽了这股艺术激流在中国绘画史上多么难于遇见,又多么让人激动。为了朝拜一种真正的艺术生命,郑、齐两位高傲了一生的艺术家,连折辱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了。


由此可知,徐渭,朱耷和原济的创作水平高到多么不可思议的地步,以致于对后世的大师有如此强烈的诱惑。


为此,我查阅了三位大师的简介,搜查了大师的作品,发现在现代,大师的作品每幅都价值不菲。


这样为后世推崇的作品,具有怎样的特性?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余秋雨先生认为创作的三重境界:一种是“顺境挥洒”,一种是“逆境长叹”,一种是“绝境归来”。


而徐渭的作品体现的就是绝境归来的境界,这是中国画历史上少有的境界。


徐渭经历了6次自杀未遂,7年牢狱之苦,新皇登基大郝天下,才因此出狱,从生活的绝境走来,大彻大悟,作品中体现了作者的生命力和平静中蕴含的张力,观之让人心神一震。


朱耷的作品一如他本人的孤寂,他是朱元璋第十七子的后世孙,明朝灭亡了,十九岁时父亲死了,没有了皇室和父亲的庇护,作为前朝皇室后人,面临着被诛杀的风险。


为了活命,只能装作聋哑人,遁入道观,为僧为道,给自己披上保护色以保命,画画就是他生命中的那道光和那个情绪的出口,因此,他画的那些个鸟和鱼,都有一双白眼,都孤寂,一如他的处境和心境。


原济也是明朝皇室后人,清灭明后,属于金枝玉叶老遗民,但因为与自然有更多的接触,心境平和许多,作品也就多了份平静的力量。


三个人的作品,都是作者用全身心在创作的,赋予了作品鲜活的灵魂,是用生命在创作,或者说创作就是他们生命的组成。


看到青云谱,专门查了下青云的意思,有高官的意思,有品德高尚才智出众的意思,还有隐居和天空的意思。


我想余秋雨先生大概是用青云谱暗喻这三位画家顶级的水平吧,大概要写出青云水平的作品,从这三位顶级青云水平画家的作品会有深刻的启示。


如何写出青云水平的作品呢?


顶级水平的创作者,用他们的作品告诉我们:创作有路,用心创作,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给作品以生命与灵魂,或迟或早会创作出精品来,有朝一日才能让作品平步青云。


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