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本来我打算今年多看一些国内的文学作品,没想到连着读了好几本国外的作品,有点讽刺啊!

按照惯例,我来写一写读书后的感受。

【追风筝的人】作者是卡得勒•胡赛尼,一位美国作家,该书他的处女作,也是三部曲之一。

本书讲述了一位阿富汗富商之子阿米尔和其雇佣儿子哈桑互相羁绊的一生,表达了对种族歧视和等级制度的思考,也对善良、正义的追求。

“追风筝的人”有两位,哈桑和阿米尔。哈桑当“追风筝的人”之时,阿米尔在放风筝,赢得比赛后,哈桑跑去追风筝,遇到了阿赛夫,被后者强暴了。

阿米尔当“追风筝的人”时候,是美国工作生活,当时他收养了哈桑的儿子,因为哈桑的儿子也被阿塞夫强奸,导致性格内向。阿米尔想通过陪他放风筝,让他走出阴霾,当风筝断了线,阿米尔开心地奔跑着,往风筝落下的方向追去。

这是一个“传承”,从哈桑到阿米尔,二者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也是不步入中年之后才知道的,所以说,哈桑的儿子还是阿米尔的侄子。

本书的确是一个好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节奏快慢适当,很喜欢阿米尔和哈桑小时候的故事,不仅感叹二人纯真的友谊,也见识到了没有战争前的阿富汗繁荣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这对于我来说,都渴望去了解。

看过许多书籍后,我有时候会有一种“见闻色”的预知能力。在阿塞夫围堵阿米尔和哈桑,想要收取过路费时,我就遇见到这个人将是本书的“坏人”,情节高潮的部分将会与此人相关。

没想到,后面的故事两次高潮,就是阿塞夫引起的,一次是哈桑独自去追风筝,遇到了阿塞夫,后者对哈桑实施了强暴;一次是阿米尔去战乱的阿富汗,想要带走哈桑的儿子,没想到阿塞夫成为了塔利班的一个小头目,利用自己的权利买到了哈桑的儿子,并对后者进行了性虐待。

因为情节高潮迭起,所以这故事读起来非常吸引人。但是,故事本身也能引发一些思考,比如种族平等,友情,亲情,反战和社会文化。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需要注意,本书有意淡化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影响,却在加强俄罗斯、塔利班对战争的影响,经过时间的证明,所有战争都对阿富汗有巨大的破坏,造成了人民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的生活困境。曾经富有安稳点阿富汗,再也回不去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