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如何學習》:學習如此簡單

        學習、思維、寫作會持續成爲近兩年的閱讀主題,因爲《如何學習》一書,本身也是在閱讀計劃之內的。說是計劃,卻也沒有明確的規劃,只是劃拉着微信閱讀的書架,從以往收藏的思維學習類書籍中找出感興趣的那一本就開始讀了。

  想來,這也是十分不符合主題閱讀時,遴選書籍的標準的,但目前的閱歷也僅是到此。

  本書看起來還是相當有趣的,作者會從不同的腦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實驗中,提煉出10個符合大腦運行機制的學習方法,讓像我一樣的懶人們可以躺着學習。書本可讀性還是比較強的,而且如果本身對各類科學研究比較感興趣,可能書籍中的很多內容都會似曾相識。但若是有人問起有什麼書是可以推薦給希望通過一本書來改良學習方法的,我定會首推這本本尼迪克特·凱里先生的《如何學習》。

  原因大概是希望學習者們在接觸市面上花樣百出的學習方法之前,能先理清楚當我們學習的時候,大腦是怎樣工作的,服從大腦運行機制的自然天性,再規劃、總結出我們的“懶人學習法”,或許才能收穫奇效,否則,只是懶人而已了。

  推薦閱讀指數:四顆半星

  一句話推薦語:懶人的努力方式真的沒有太多花把勢,從學習底層邏輯抄底,可能纔是推倒知識巨塔的良策。

  記憶:當我們談學習時,我們在說什麼?

  學生時代給了我們太多錯覺,在28歲覺醒以前,我認爲的努力學習,無非就是努力記住課本上的知識點,所幸記憶力不差,也有點小聰明,所以沒有喫太多苦頭。

  在我看了幾本關於學習的書籍之後,才發現:原來,記憶從來不是學習的重點,而只是開始。反而是我們一直所憎惡的遺忘,反而是大腦認知升級中更爲高級的一種機制。

  在本書中,作者藉助電腦攝製的工作流程,生動向我們展示大腦記憶的編碼過程,並非簡單地把我們接收到信息放到一個記憶的盒子裏,而是1000億個腦細胞相互鏈接,編織成一張巨大的認知網,記憶的提取是認知突觸被激活的瞬間。

  再具體的說就是,比如說當我前段時間學習關於健康管理師的課程,課程中很多知識點相關的生物、化學相關的知識點,因而在學習新課程時,我大學時期所學的生、化知識被重新激活,在理解相關的知識點的時候,相比其他同學就很簡單。因而,儘管我只通讀過科目一,兩個科目的考試,我都能靠喫大學的老本來應對。

  說起知識點的激活,這邊我們就不得不說到遺忘——一個與記憶相生相伴的概念。儘管在多數人的學習經驗中,遺忘是一件極糟糕的事情。但實際並不是徹底的忘記,而是突觸無法被正確激活,而處於休眠狀態。遺忘在科學的研究中有三個正面的作用:

  1.過濾無用信息——讓我們得以集中精力於當下的學習、生活場景;

  2.強化習得——正常的遺忘規律,迫使我們必須重複學習那些對我們來講重要的信息,而通過反覆激活突觸,也能反向加強記憶及其提取速度。

  3.促進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思維——大腦並不會徹底的遺忘我們見到過的信息,而是深藏在大腦編織的信息網中,在我們進行深度思考時,這些深藏在大腦中的信息滲透、孵化出具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增強記憶:當我們記憶時,大腦在做什麼?

  在學習時,我們應當選擇什麼樣的學習環境?採取什麼樣的學習策略?

    或者,我們把問題的維度拉至其根本——我們學習時,大腦在做什麼?我們所採取的策略是在增益,亦或是在阻擾我們大腦的工作呢?

  相信作爲20-30年的學習者,我們心中有各自答案。

  但當我們往下閱讀時,就會發現本書作者的主張中與我們過去的學習經驗似乎是有所背離的。

    1.不同環境,增強記憶的法寶。

  我們認爲學習應當在一個舒適、安靜且固定的學習環境中,更有助於我們集中注意力應對學習中的海量信息,但作者卻通過告訴我們,不同的環境不僅不會影響我們集中注意力,反而會成爲我們記憶編碼中一個重要的標識,亦即學習環境中聲音、氣味、光線都會成爲我們提取當時學習環境中所記憶編碼的信息。

  2.化整爲零:持久記憶的學習策略

  花一週時間,學完一本單詞書?或是花一個月,每天學10分鐘?哪種學習策略更有利於我們持久地記憶單詞書呢?在書中,作者通過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反向證明間隔學習,更有利於人們的長期記憶:

  艾賓浩斯指出:同樣的重複次數,若恰當的分成幾組,拉開時間間距來完成,會比集中起來一次性完成效果更佳。

  爲什麼如此呢?

  誠如一名深受“感性教育”利好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言:“臨時抱佛腳的方法尋求的是在臨考前以高強度的學習把東西塞進大腦。但,以這樣的方式學得的東西,能建立起來的聯想實在少得可憐。”

  由此可見,有效聯想亦即可以有效激活大腦信息網中的突觸,而我們需要通過反覆的激活這些突觸以確保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的記憶。

  而具體間隔多久呢?我們主要還是根據自身的記憶習慣與考試時間的安排進行學習日程規劃。

  3.勘破教育的本質,考試只是你走向優秀的階梯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體系中,考試似乎成了劃分學習者能力等級的重要方式。而在科學的認知中,測試應當在我們學習的每個小結中反覆出現,以反饋我們現階段的學習情況,需要改進加強的學習板塊等,根據每次小測的結果,優化我們的學習計劃與策略。

  這,是本書作者希望我們對考試持有的態度。

  爲什麼呢?

  其實,小測、測試等方式是我們認清自己真實認知水平的一個有利方法,在不斷、重複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產生認知偏差,將我們熟讀的、面熟的概念誤認爲是我們已經掌握的概念,而通過及時的測試,我們則有機會不斷矯正自己的認知、編碼,以此來確保我們是真實掌握了信息。

  就好比是單詞的背誦,我們花一個小時反覆朗讀、抄寫50個單詞之後,我們就產生了自己掌握這些單詞的主觀錯覺,當我們蓋上書本,或是自己出一份測試題去檢測自己的掌握情況時,就會發現,那些熟悉的單詞在茫茫的大腦中,如浮萍般飄忽,難以捉摸。

  而若是你花20分鐘熟讀、抄寫單詞數遍之後,花10分鐘自我檢測,就會發現你的這次記憶工作有太多模糊的地方;自我檢測結束之後,你就可以根據上次自我檢測的結果,花10分鐘進行有針對性的加強記憶,然後再花5分鐘進行復查,再根據檢測結果,重複加強之後,自測……循環往復,直至,在自測中我們可以完整寫出所有單詞爲止。

  這其實是一種討巧的方式,因爲,在很多情況下,你會發下,記憶50個單詞,根本就不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

  4.思考的本質:信息的創意孵化

  當人腦遇見一個問題時,它的運行機制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更多時候在瀕危情況下,人們的思考仰賴於平時刻意練習中構建的思考模型,這個模型會將眼前的信息進行深度加工、想象、類比等等一系列深度思考的信息處理,而且這種處理速度僅是短暫的幾秒鐘時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