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为何赦免了王建国的谐音梗


李诞为什么一面讨厌谐音梗一面给王建国拍灯?

是李诞不讨厌谐音梗了吗?显然不是的,他曾不止一次地指出,谐音梗是一种讨巧,是专业脱口秀演员不该使用的技巧。所谓,谋其上者得其中,谋其中者得其下。谐音梗,理应被视为创作者懒惰的表现。


但从近几年脱口秀大会来看,谐音梗屡见不鲜,起初李诞会出口抨击,可如今却愈发手下留情,甚至眯起本就难以得见的小眼睛,笑得前仰后合。


也许这是出于节目效果的考虑,也许其中自有一套脱口秀商业化道路的的游戏规则。但我想,可能还有另一层意味。


李诞曾在采访中谈到,自己的幽默启蒙离不开台湾综艺,一档节目是《我猜》,另一档是《康熙来了》。童年时,他崇拜吴宗宪,在节目中吴宗宪一边主持一边抛梗,无数段子信手拈来。其中不乏拙劣的,明显带有颜色的内容,但即便如此也总能引发不错的效果。而另一位叫李诞拍案叫绝的,则是在《康熙来了》里信口胡诌的沈玉琳。


彼时的台湾综艺略显疲态,一线明星被《康熙来了》请了个遍,又因为一周五天的播出频率,选题用尽。于是只好请一些二三线的明星来撑场,最后甚至不惜请来一些素人讲故事。

久而久之,这些在节目中走红的人物统称为综艺咖。沈玉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本是节目制作人,制作了不少荒诞到极致的节目。

正因如此,他比其他人更加深谙此道。当他成为节目嘉宾时,同样也把这种对于故事的荒诞讲述手法带入其中。在他讲述故事的时候,谐音梗,伦理梗,层出不穷。他与其他嘉宾的不同就在于他从不肯老老实实地讲完一个故事,总是夸大其词,胡编乱造,制造出一种极致荒诞的效果。这种荒诞的效果逐渐成为李诞的偏爱。


从这个角度再看被李诞日渐包容的谐音梗,便不难理解李诞在另一个层面的审美趣味。王建国的谐音梗从讨巧,到精妙,再到最后的信口胡诌,从老老实实讲段子,到加快语速,抖出包袱,直到如今的莫名其妙的荒诞,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风格。


确实如果他不是王建国,那么他的内容大多是不成立的,可他偏偏是王建国,是李诞偏爱的王建国,所以他的内容因为个人形象的加持,变成了一种乍听好笑,再听就乏味的作品。同样,沈玉琳的段子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小S和蔡康永的吐槽,沈玉琳所有的荒诞演绎就像是王八拳打在空气里,打得越用力就越显窘态。可主持人恰到好处的吐槽,让一切荒诞在轻松的氛围里顺理成章,像是重拳击打河面,溅起了不小的水花。


那么李诞此前对谐音梗的鄙视与批判也就很好理解了,那像是一根底线,一剂预防针。而王建国们就是在一次次地触碰底线,让观众对烂梗的厌恶逐渐免疫。造就了一种明明不好笑,可内部人员又就忍不住集体高潮的快感这里所说的内部人员指的是笑果的创作者们,以及在他们一路走来的过程中吸引来的一批忠实拥趸。


换言之,李诞越抨击谐音梗,王建国们的谐音梗就越有效果。像是隔空完成了一次跨越时间的漫才表演。(李诞扮演不高兴,王建国扮演没头脑。)当然这种效果本身,也只能归为另一维度的内部梗的范畴。(内部梗总会叫一部分人狂喜,一部分人唾弃,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小圈子文化,是圈内人的一种暗号。这种气氛越浓,圈子就会逐渐蒙上一层阶级感与宗教感。而李诞则成为教主,讲得越少越好,王建国们成为护法,越墨守成规越好,观众们成为信徒。内部梗越多越好。)


现在看来,当初李诞对谐音梗的种种负面评价反而成了他为王建国们铺的路。


这是有意为之,还是顺水推舟,

在此时,我们已不得而知。


我曾读到过这么一句话,

大意是问,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答,是一个人的缺点,造就了他的风格。


可这样的风格真的好吗?或者说,王建国们再这样一成不变地走下去,还能走多远。


在之前的脱口秀大会中,王建国也尝试了漫才,虽然是失败的,但也是一种改变。这说明了他仍有一份赤子之心,在尝试突破,还是黔驴技穷后的荒诞不经,也许只有等时间来证明。


有一点不可否认,中国需要脱口秀,需要更多元的脱口秀创作者。我们需要诙谐,需要反讽,需要极致的幽默,也需要轻松的狂欢,但语言类,观点类的节目,在时代氛围的规则下,还有多少土壤,只有未来的人们才能告诉我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