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要經歷兩次養老

假如一個人會活到八十歲。六十歲開始進入老年,子女三十歲,那麼作爲(獨生)子女,剛到中年就得開始改變生活形態,着手照顧老人的身體與心理。

照顧得越好,老人就活得越好,活得越好,也就活得越久。活得越久,那麼就需要被照顧得越久。八十,九十,一百,甚至更久。那麼是不是作爲子女,往後一半的人生就會墮入照顧老人的循環中去,如果老人壽終正寢,自己也成爲了需要被照顧的老人。


朋友跟我講,他的外婆九十多,母親退休後幾乎全天候地照顧,好在還有舅父舅母,還有孫子輩的一起幫忙,但我們這一代又該怎麼辦?

從這個角度看,人生裏除去成長階段,似乎就只剩下了衰老。而照顧老人成爲了每一個人對衰老的預習。

血濃於水,照顧老人,實屬必然。

但於情於理,人總有自己的世界。

可我們似乎總在剛剛能獲得能力,可以去尋找自己的世界時,又得回到父母的世界裏。對於無數普通人而言,對於這一代獨生子女而言,這似乎是一場註定會失敗的拔河比賽。

據統計,早在2010年,我國的獨生子女的總量就達到了1.45億。這些人的養老問題也許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峻得多。

如果是典型的421家庭,一對夫妻,一頭要爲自己養兒操心,一頭要爲父母養老操勞,好不容易孩子成人,自己又步入了身體衰退的噩夢裏。如果是丁克家庭呢,也許很多人都要面對的困局便是“給父母養老與給自己養老”的無縫銜接。

對此,專家給出的兩條建議:

1.儘早做好理財規劃,儘量存下養老金。

2.儘早鍛鍊身體,並將健身作爲習慣長期堅持下去。

嗯,看來,專家們一定是無比相信後人的智慧。


有一年,父親跟我講,下週末陪奶奶喫頓飯吧。我點頭答應,可兩天後,就接到叔叔的電話,奶奶去世了。一頓說說笑笑的家庭聚餐,突然變成了吹吹打打的喪事擺酒。一種離奇的錯位感,將我包裹,後來我總在幻想,也許在老人的生活裏,周遭的一切都在變化。眼前的世界,一點點地變暗,曾經的日子一點點地變淡。眼底鮮豔的一切,會在子女踏出家門的那一刻,突然上鎖,過往的日子只在夢境裏細說重頭。這些當然只是在我腦中美化過的傷感片段。

而衰老落在真實生活裏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是一場場大病與小病的交替出現將平淡的生活填滿。是一個個無處訴說的靈魂在每一天的日落裏逐漸消沉。


時間是車輪,病痛是鋼針,

車輪將鋼針碾進我們的肉身,

送走一代又一代人。


我想

活着的人 要麼是靠着熱鬧的欺哄,

要麼是提着清醒的孤勇。

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哪一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