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街巷》137:天祥寺与白骨塔

《老成都》(连载)

【文章:陈志强;图片:陈志强】

        “天祥寺”位于锦江区的东风大桥西北侧,据《成都志》记载,该寺建于宋代。传说中该寺是为纪念南宋忠臣文天祥的忠魂而筑,在宋末元初,寺里塑有文天祥的像,并存有文天祥衣冠之物。明、清时期该寺的香火一直很旺。因在老百姓心中,文天祥是忠孝礼义之气节,孝廉仁厚之象征,前来参拜的不仅有官员,也不少平民百姓。

        家住东安街的赵大爷说,天祥寺在国民时期有和尚百余人,由于地处东门水码头,来往客商、进香居士住进该寺的人不少,因此天祥寺在东门,是很有名气的,在市内东边是仅次于大慈寺的庙宇。

        据国民志记载,天祥寺,在军阀混战中,有两次险招兵火之灾。听老人说,民国初年,杨系军阀有一个排曾驻于寺内。一兵痞夜来偷吃供果,将神灯闯倒,引燃围布,幸好僧人即时相救,没有形成大的火灾,但也烧毁了不少文物、用品。还有一次,一兵痞在寺内吸烟,将一纸钱引燃,这次也幸得众僧扑救即时,使该寺得到保全。后在众僧人与军方的交涉中,又由文殊院德高望众的慈笃大师出面调停,该军队才撤出寺庙。

        传说在民国十三年,该寺和尚发现一条巨大的白蛇,盘距在藏经楼下的水草中,寺里僧人闻之不敢惊动它,便每日抛投食品喂它。一天,有几个居民拿着刀枪、棍棒找到寺主,说这几日他们家的鸡、鸭走失了不少,认为是寺内喂养的白蛇夜里偷食了,要找这白蛇清帐。那寺里主持怎敢让这群明火执仗的人打蛇。便说,阿弥陀佛,该蛇是寺之暂养之物,有神感之灵,平日怎可侵吞生灵?但众人不听,非要打蛇出气。主持见众怒难平,便请寺僧拿出银两赔了街坊居民,才将这群人的怒气平了。后又有街邻前来交涉,说张家、李家、谢家,也丢失了鸡鸭,寺里没法,又出银两赔了了事。后主持想,应此已往,这不是长法,便和众僧商量办法。一知客僧提出用香火引走,一僧人提出引水放生,但这些方法都用了,该蛇还是稳居藏经楼外不走。众僧无法,打不敢,引又引不走,家禽日日丢,四邻受惊愁。最后,该主持便到文殊院请来当时德高望众大法师慈笃,亲自来寺里。慈笃大师细观此蛇,口中念念有词,不想该蛇闻之,慢慢振动,旋即又不动了。是夜,大师在佛前焚香诵经,打坐默诵,只听见藏经楼后一阵阵草响树动;人人畏之大蛇不敢去视之。次日众僧到藏经楼水池处看,那大蛇已不见踪迹。三个月后一秋日,附近居民在城墙边,发现白骨一堆,如蛇盘之状;居民即报之寺内主持,主持闻之,连忙前去观看,见一堆白骨如蛇盘之形。主持连忙使人用砖围之,急去文殊院请来慈笃大师。慈笃大师闻之,很平静地说,我以送蛇精西去。你们将它的遗骨造塔埋之,对寺里有吉祥之气。那主持不敢慢怠,连夜找来工匠,运砖堆沙,修成一座高5米的四方砖塔,周围的居民都称该塔为“白骨塔”。从此,寺里香火更旺,周围居民鸡犬也从无生病、丢失。“白骨塔”年年享受香火之祭,东门一带从无水患与兵灾,可畏白蛇之塔保了一方平安。

        由于城市修建需要,天祥寺白骨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拆除,但雄壮的方塔,在四周的老成都人心里,还有深刻的印象。

    (下篇:《古蜀遗物天涯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