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共讀英語的五年》學英語,原來我們都用錯了方法

前兩天和兒子聊天,他突然問我一個問題:媽媽,你說學英語到底有什麼用啊?

原本我可以說出很多理由,但在那一刻我反問他,爲什麼會問這個問題。他說: 因爲他們班的同學都不喜歡上英語課,不僅單詞要寫很多遍,而且老師每天都要檢查背課文,背不好的同學就要抄寫5遍。可是把英語學好了又能怎麼樣呢,平時又用不上。

孩子的話讓我有點無言以對,因爲除了應試,確實沒什麼用。但是我從小也是這樣學英語的:單詞、語法、聽力、閱讀、作文,聽說讀寫一樣也不能落下。但從學校畢業之後,這門曾讓我們苦讀了十幾年的語言,就這樣被我們輕易丟棄了,我也不禁想問,我們學習英語難道真的只是爲了應試嗎?

我們明知學習英語的方法是錯的,但是卻仍不知道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什麼,直接我讀到了這本書《共讀英語的5年》。

這本書作者愛瑪,是一個非常與衆不同的老師。大學時讀中文系專業的她起初是一名語文老師。她不願在公立學校“按部就班”地教授語文,希望採用了體驗式教學,但是卻被人評價爲“太創新了”,不符合傳統的教育方式,於是她毅然決然辭職,去教一門她們聽不懂的語言。

愛瑪老師教授英語的方式不需要刻意背單詞和學習語法,而是和學生們共讀英文小說,通過營造特定的情景來學習英語。在這個過程中,她不斷引導孩子們去觀察、思考和表達。孩子們所獲得的不僅僅是熱愛和理解這門語言,更重要的是創造性思維和善於思考的習慣。

這本書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有很多共鳴,我常常會被愛瑪老師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那份純粹的初心而感動。畢竟現在這樣的老師太少了,她能以學生爲中心,用學生擅長和喜歡的方式去教授和培養他們能力,讓孩子們主動去探索和參與,積極思考和創造,體驗閱讀的快樂。同時她還會與學生形成共同體,不斷精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不斷學習。

雖然我們無法複製艾瑪的英語共讀課,但是從這本書中,我也能感受和總結出一些日常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特別是英語學習方法。


一、語言的學習,需要沉浸到特定環境中

一直以來,我們學習英語的方式都是以背單詞,學語法爲主,考試考什麼我們就學什麼。但是這種方式很少可以讓人真正掌握這種語言,有人說:因爲我們沒有英語語境,不可能學好。

你別說,這句話還真說到了點了上了,就是因爲我們一直都是在脫離語境地背單詞,所以纔要反覆記才能記住,但是一到了具體的使用場景就又不知道了。

所以,除非孩子家長有深厚的英語功底,否則是很難去營造一個以英語爲主的生活環境的。那麼作爲普通家長的的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辦法也是有的,那就是通過書本去實現這種語言環境。當我們把書中的故事作爲一個特定場景時,我們的思維就可以沉浸在這種環境這中,也就能更容易地理解和學會這種語言。

而精典的小說是適合來創造這個場景的,因爲小說這種體裁的文學形式,自帶氛圍感和豐富曲折的情節,讓我們走進去之後,就好像進入了一個與現實生活互無交集的另一個世界。

科幻作家喬治·馬丁曾說,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讓我們去經歷和體驗書中人物的人生,去思考和感悟人性,就增強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力,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將單詞融入到場景之中進行學習,同時結合着思考、聯想、遷移,也就是在教孩子如何使用這種語言了。


二、通過閱讀學習英語的一些原則 

愛瑪老師通過英語共讀課的方法所教授的不僅是英語這種語種的相關知識,更是一種語言能力。可是我們作爲普通家長,不具備老師那樣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又要如何借鑑和使用她的方法呢?我覺得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要逐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蕞佳方式,從小就讀書的孩子,可以更快更嫺熟地掌握語言。我們可以先讓孩子養成閱讀中文書籍的習慣,那麼孩子對於語言的理解力、感受力和共情力都會有所提高,再把這些能力遷移到對英語小說的閱讀中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選擇一些適合孩子能力的讀物。

在書中,愛瑪老師選擇《夏洛的網》這本書,對於一個起點比較低的孩子,在沒有老師教授的情況下,他是連1分鐘都讀不進去的。

所以對於剛開始通過閱讀學習英語的孩子,可以從一些簡單的內容入手。即使是年齡大些的孩子了,也可以從讀繪本開始,再慢慢提高難度。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家長不擅長英語,又如何幫助孩子呢?我覺得有兩種方法,一是找專業機構去報共讀英文小說的課,雖然比不上愛瑪老師的課程專業,但是相比於目前Y試教育體制下對於英語的教授方式,已經是進步很多了。第二種方式就是買中英對照的書籍,我記得我小時候有一套書叫《書蟲》,現在應該也還有,這套書分不同的級別,將名著改編爲學生能看懂的版本,我覺得非常適合小學生來讀。

再有,家長要擺脫功利心理,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喜歡閱讀,愛上閱讀。

如果說在校學習英語是爲了Y試,那麼閱讀英文名著就是培養興趣,提升語言能力了。所以我們就不要用傳統的思維和標準去衡量閱讀帶給孩子的收穫。不要要求他讀完這本書會了多少單詞,掌握了多少新知識,而是和他去討論這本書的情節,甚至我們也可以和他共同學習英語,一起思考探討這本書中的內容和情節。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樂於分享和表達的,只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缺少那個肯認真傾聽他們心聲的人。如果閱讀這件事可以提供一個這樣的契機,這要比閱讀本身更有意義。


三、教育是目的不只是爲了學習知識,而是引領孩子成爲自己

這本書雖然是愛瑪老師在五年中與學生共讀的經歷,但是她對於教育本質的理解和領悟,也給了我深刻的啓發,愛瑪老師的教育理念,其實是可以應用在任何學習場景之中的。

她說,我們所培養的不是會說英語的機器人,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善於思考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能夠到達這種目標的道路有很多條,英語是其中的一條。

那麼我們呢,我們並不想培養一個只會考高分的孩子,而是想要一個擁有獨立思想和創造力,擁有好的品德,將來先能自食其力,如果有餘力再爲社會作出貢獻的普通人。

在這個追求“快速”的社會里,我們總是什麼都想速成。只是有些事情真的急不得,比如好好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看看他究竟喜歡什麼,適合什麼。

就如同書中的這句話,教育在本質上更接近農業,你和我有自己的習性,需要合宜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充足的水分和光照,我們需要了解作物,提供給他們所需要的生長環境。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老師,也適用於每一位父母。願我們都可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成爲孩子的引路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