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哎呀!原來歷史這麼讀


說到歷史文化,你會想到什麼呢?大概我們每個人的腦子裏飄過的會有《四大名著》,《詩經》,《四書五經》,《史記》……而其中,有一部書,可以說是很多中國人都曾想過,有生之年得好好讀一讀的。


這本書就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他以爲君親政,賢明之道爲出發點而寫成的一部鉅著,橫跨中國16個朝代,從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開始寫,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周世宗顯德六年,一共1362年的歷史,詳盡略遠,史料的價值非常高。


宋末元初的學者胡三省曾評價此書:“爲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爲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爲人子而不知《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後”。


歷代以來,也有很多名人對此書推崇備至,覺得那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很多人會覺得,這本書雖好,但是畢竟是古代文學,如果沒有文言文方面的積累,讀起來太難懂了,也讀不下去。


而我們也看到,在近現代,很多學者也對這本書進行批註或者翻譯成今天的白話文。這麼做的目的,一個就是讓我們優秀的文化得以繼續傳承;一個就是解決今天讀者們的難題。就像熊逸版的這套《資治通鑑》,這套書並不是單純的文言文翻譯,作者熊逸在和大家一起讀史的時候,挖地三尺,縱橫串講,以偵探小說式的節奏,輕鬆有趣的筆調帶你把那枯燥的歷史讀活了。


今天的我們爲什麼要讀史呢?讀史使人明智,那些在歷史上被記錄下來的重大事件是如何發生的,經過又是如何,結局又是怎樣,從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作者還用今天我們現代人的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來解讀那年的那些事,包括其中的問題,作者會問,如果放在今天,我們如何選擇呢?在讀史的同時,也帶着讀者思考,有思考便有成長。


當你看完這套書,相信你也會和我有同樣的感慨:哎呀,原來歷史可以這樣讀,原來歷史並不總是那麼地枯燥。


01 讀那時的選擇


今天的我們,很多人總會覺得,我們爲什麼要讀史呢?那些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了,對我們意義不大。但是,在我們中華文化裏,我們總能聽到一句話:“以史爲鑑”,因爲那些事已經發生過了,所以當我們對過去的事情進行復盤,我們是否可以避免當時的某些選擇的不足呢?


我想這也是讀書的意義所在,我們讀的是那個時候人們的選擇。當然,這本書的存在,本身就是爲了當時的統治者服務的。


所以有人或許會說,我又不想做出多大的成就,這對我來說沒有用吧。


作家張佳瑋說,讀《通鑑》多了,會考慮做大事前……先學一點邏輯思辨。


畢竟在今天,我們很難在這個社會里隨便地躺平,多少還是有點追求的。爲了讓我們的追求最終有所得,這方面的學習也就變得有必要了。


比如,魏惠王即位之後,在國內採取的很多措施,當時人們對他的評價是急功近利,而今天我們再回去看,他是否真的是急功近利呢?在他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他的選擇是主動的還是被推着走的呢?


這其實就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思考。


在秦國變強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的詞就是“連橫”和“連縱”,其中有一件事就是秦國借道魏國和韓國,然後攻打齊國。這是當時的秦國君主的選擇。


在今天,我們同樣觀察了那時的地理位置,用我們的理解來說,這件事在今天看來,是否有必要呢?


我們在讀歷史的同時,更多的是由歷史帶來的思考。由這些思考,帶着我們思維不斷地深究。慢慢地,我們會對這些事情形成我們的認知。


而好的認知,是會帶給一個人進步的。


02 讀那時的思考


今天的我們讀史,帶動的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思考。那麼,在當時的歷史事件中,那時候的人們是否也有思考,他們是如何去思考問題的呢?


比如,孟子當初第一次見到魏襄王時,爲什麼會覺得“望之不似人君”,然後他就離開魏國了呢?


當時的孟子是如何思考這個問題的呢?或許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人的氣質。可是,魏襄王爲什麼會讓孟子覺得沒有“人君”的氣質呢?


由此引出了當初的魏襄王是如何成爲魏國的君主的,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時代的選擇。


孟子的判斷,最終讓他覺得,他和魏王不是同路人,所以他離開了。在今天看來,這裏麪包含的就是“看人的藝術”。


通過孟子的思考,今天的我們是否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呢?這要是放在職場上,我們同樣都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判斷身邊的人和自己是同路人呢?


我覺得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而孟子判斷的標準對我們來說是否有借鑑意義呢?


看着古代人的思考,我們也在思考,而思考可以激發人們的好奇心,然後我們會更想知道答案是什麼,因而上下而求索。


03 讀今日的實踐


很多人不看歷史,有一個原因就是覺得,太過久遠的事情意義不大。然而,近幾年,讀史成爲一種提倡,因爲在我們國家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我們的文化沒有斷過,這更是我們讀史的意義所在,畢竟四大文明古國就剩中國的文化沒有斷過,你難道不好奇嗎?


在熊逸版的《資治通鑑》中,最實用的一個點就是聯繫實際看歷史。看完了那些年的那些事,我們更多的是,把這些思考用在今天的現實中,看看曾經的一些理論、經驗在今天是否還有作用。如果有,爲什麼有;如果沒有,爲什麼沒有。


這也是我們看問題的辯證思維,畢竟越來越多的人都認同,這世間的很多事情,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更多的時候是選擇的不同。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儒家文化佔據了很重要的比重。而儒家的文化中,我們最熟悉的便是“仁政”,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很多的思想家在遊說國君的時候,一直堅持的理論。而我們也知道,最終實現一統的秦國,他選擇的卻是法家的思想。所以,“仁政”在當時的社會中,它真的有思想家們堅持的作用嗎?


如果放在今天,我們是否也要堅持呢?


對於孔子,後人稱他爲“聖人”,那麼這裏也有一個疑問,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爲“聖人”呢?它的評判標準又是什麼呢?今天的社會里,是否也有符合這一標準的人出現呢?


而類似的思考,在這套書中還有很多。所以,不妨大夥跟着作者的思維,一起回到兩千多年的浩瀚歷史中,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看看當時的事件。


曾經在網上看過關於讀《資治通鑑》的評價:


“在處世性情上,當看到千年王朝的興替,再回頭審視自己走過的路,我們會變得更加豁達。


在做事決策上,當一頁頁翻過千萬人的生死,命運沉浮,我們會變得更有遠見和魄力。


在做人格局上,當俯瞰1362年的歷史棋局,我們會學會更理性地看待人性,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功、名、利、祿。


當你真正讀懂《資治通鑑》這部真實、厚重的歷史大部頭,對你的認知和精神都是一次改頭換面的洗禮。”


我不能說,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感觸,但是我覺得,當你真正讀懂《資治通鑑》時,你內心的領悟註定會不同。

此後,世事皆洞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