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越過內心那座山》

我是被書名吸引的,我也有內心裏想要越過的“那座山“。

這本書的作者伊迪絲.伊娃.埃格爾博士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師從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時。我內心裏莫名升起相信,相信這本書可以給到我心靈創傷的治癒。

我曾閱讀過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書《活出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也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他的這本書曾被翻譯成24種語言,銷量超過1200萬冊。他所創立的“意義治療”和“存在分析”命名的心理治療是繼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他67歲的時候還學習駕駛飛機,80歲登上阿爾卑斯山。我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是在2017年1月,那時候我正遭遇人生中一個很大的困境,我從書中學習到“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會有意義”,我選擇相信發生一切的“意義”。書中有一段話我印象很深刻,“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但它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的自由。”就從這本書裏我認識到了“選擇的自由”,這對當時處在困境的我,還有現在疫情下的我們都有着很特別的意義。在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腦子裏突然閃過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裏的一些畫面,外面的“不可控”力量可能會剝奪我們的自由,但我們的內在的自由是無法被剝奪的,刻在腦子裏的想法是任何人任何力量也無法拿走的。

我願意相信在生命的這個階段遇到《越過內心的那座山》是有特別意義的。書中有一段很贊同,“除非我們準備好了,否則不要改變。改變就是要打破那些不再對我們有益的習慣和模式。如果你想讓自己生活的改變有意義,那就不要簡單地放棄一個功能失調的習慣或信念,而是要用更健康的習慣或信念替代它。你要找到一支飛向目標的箭,讓它帶着你前行。在你踏上旅途時,重要的不僅僅是知道從哪裏獲得自由,還包括你想自由地去做什麼或成爲什麼。”

作者伊迪絲.伊娃.埃格爾博士是一位女性,50歲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94歲仍以旺盛、堅韌的生命力從事着助人工作,並堅持寫作至今。就她本身的經歷對我的心靈而言就有很大的震撼,我看到了一位前行的榜樣,我藉由她看到了我生命裏更多的“可能性”。在本書中,她以獨特的女性視角講述她療愈自己刻骨創作和打開無數來訪者心靈枷鎖的事情。女性的溫柔和韌性在作者的描述的人生經驗和助人經歷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獲得自由的關鍵是不斷成爲真正的自己。”

書中共十二個章節,每個章節都講述了一種心智牢籠。包括“受害者心態型牢籠”、“逃避型牢籠”、“自我忽視型牢籠”、“祕密型牢籠”、“內疚和羞恥型牢籠”、“未解決的悲傷型牢籠”、“僵化思維型牢籠”、“怨恨型牢籠”、“恐懼型牢籠”、“評判型牢籠”、“絕望型牢籠”和“不寬恕型牢籠”。

我每閱讀一個章節,都像是找到了“一支飛向目標的箭”,帶我更靠近真正的自己,帶我離自由更近。正如作者在序言部分裏說的,“當你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你並不是成爲新的自己,而是成爲那個獨一無二、鑽石般珍貴、永遠不再被封存埋沒、永遠不用被替代的自己。”

是啊,到目前爲止那些曾發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我選擇的結果,都重要、都有用、都是有意義的,我選擇接納一切的發生,我沒必要因爲羞愧去逃避,沒必要因怨恨、恐懼而拋棄,我願意選擇正視它們,忠誠於真實的我自己。

“苦難是人生的常態,而受害者心態則可以選擇。”

我曾被困在“受害者心態”裏無法自拔,尤其是當我父母離婚後又陷入財務危機時。我當時就一直被困在“爲什麼是我?”裏,我瘋狂地找原因,是不是我不夠好?是不是我不夠乖?是不是我不夠優秀?我把一切的原因都往自己的身上找,然而筋疲力盡也沒有找到所以然。最後我當下的生活卻被攪得一團糟。

當我們詢問“爲什麼是我?”時,我們正在陷入責備某人、某事、甚至自己的心境之中。

爲什麼不能發生在你身上呢?

走出受害者心態的方法是換成“倖存者心態“,問題改爲“現在怎麼樣了?”無論發生什麼,都以平和的胸襟去面對。當你停止對抗,你就獲得了更多的精力和想象力去着手弄清楚需要什麼、想要什麼、想朝着哪裏前進。

這的確是很好的方法,不再困於頭腦裏的“我不能做什麼”或“我沒有做什麼”,回到當下思考我可以做什麼,從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朝着想要的未來去行動。

“去感受自己,才能治癒自己。”

我有過很可怕的一直在逃避的情緒,我把自己送進去了“逃避型牢籠”。

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總吵架,他們也時常把“離婚”掛在嘴邊,從小我就生活在一個不是很有安全感的環境裏,我不知道哪天父母是不是就會分道揚鑣,而我就會變成單親家庭的孩子,甚至也有可能父母都不要我。我拼命地表現得很乖很聽話很優秀,我盡我一切的力量是討好父母,希望他們看見我,因爲我不要吵架更不要離婚。當然最後事於願違,他們最後還是分開了。我強烈地感受到了自己“不夠好”和“被拋棄”後的憤怒及委屈的情緒。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把那些情緒掩蓋起來,我當作一切都沒有發生。我強迫自己不去想、不觸碰、不面對,我認爲那樣的情緒代表着我軟弱,代表着我不善良,我無法面對我是一個家庭不完整的孩子,一直以來那麼追求優秀的我無法面對“我不夠好”的情緒。

“只要你在逃避自己的感受,你就是在否定現實。感受就只是感受,它不能決定你是誰。”

當我願意正視那些一直在逃避的憤怒和委屈,我真正接受了父母的不合,我也真正與那些情緒和解,以及與父母和解。父母發生的事情不能定義我,他們是他們,我是我。即便我是他們的孩子,我傳承了他們的基因,但我依舊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是我,我可以定義我是誰,我要活成什麼樣。當允許自己產生各種感受,並允許那些感受貫穿和流經自己,這也是將自己從“逃避型牢籠”裏釋放出來的方法。

“你擁有別人永遠不會擁有的東西,那就是你的一生。”

我有一個很嚴厲的父親,從小到大的很多事情我都沒有自主權。我也是家中的長女,後面有一個小我好幾歲的弟弟。書中有位來訪者說,“因爲我的弟弟小時候總是闖禍,所以我就表現得很得體,做個乖乖女,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關注。”

我也是乖乖女,聽話是我唯一的標籤。爲了獲得關注,爲了盡我所能維持家庭的平衡,討好父母,我不自覺選擇忽視了自己,把自己關進了“自我忽視型牢籠”。

一旦進入了“自我忽視型牢籠”,真的很容易爲他人而活、討好他人而經常忽視自己,但一個常常忽視自己、不關注自己、不愛自己的人是得不到愛的。這樣的一個人也給不了她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她也不會有愛的能力。這個真相真的很殘忍。

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打破放棄自己的舊習慣“。開始關注和了解自己吧,開始欣賞和認可自己吧。

我就是從每天誇自己開始,認真的觀察自己、傾聽自己,慢慢改變忽視自己的習慣,把自己從這個牢籠裏釋放出來的。

“除了你自己,沒人會拒絕你。”

“愧疚和羞恥感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我們的內在。”

每個人或許多多少少都有些完美情結。或許因爲父母感情不合,反而讓我在關係裏會有些追求完美甚至苛刻。

我有個固有的觀念,這也是後來我不斷覺察才發現的,那就是“優秀的人才值得擁有美好的關係。”然後我就進入了不斷追求優秀的路上,但反而一直受挫。我並沒有真正認識我自己,我喜歡什麼、擅長什麼,而只是想靠一些成就和良好表現擺脫羞恥感。可能因爲原生家庭的創傷,我交出了自己力量而讓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

“自由取決於接納我們不完美的整體,放棄對完美的苛求。”

我認識到不完美才是真實的,我選擇對自己誠實,當我願意進一步傾聽自己、關注自己、覺知自己,調整我關注的方向,我開始愛自己,一點點拿回內在的力量之後,我拿回了定義自己的力量。

原來,愛自己是讓自己變得完整、健康和快樂的基礎呀。

“你能漸漸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以及以前無法接受的痛苦,你可以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失去了什麼上,而是放在還剩下什麼上,把生活的每時每刻都當作一份禮物,去擁抱自己擁有的那些珍寶。”

我最喜歡書中的這段話,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最愛的生命狀態——“把一切的發生當作禮物。”

正如伊迪絲所說,自由的基礎是具備選擇的力量,而走出困境的關鍵在於以何種態度、何種方式迴應我們的遭遇。改變我們能夠改變的,接受我們不能改變 的,我們就能解救自己,讓心靈得到自由。

選擇用愛和感恩的方式,就是把一切的發生當作禮物的方式呀。

最後祝福你我都活出真正的自己,獲得全然的自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