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的这套书,只为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

说起三国,永远绕不开一个人就是曹操,作为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他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家喻户晓。


曹操有一首诗《观沧海》,其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无论是大海、树木,还是百草、秋风,天地自然,都在他的诗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他的视野早已超越了碣石、大海与草木,他抒发着无限的感怀,将目光投向了日月和宇宙。


他的《观沧海》气象不凡,而另一首诗《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更是广为流传,多被引用。


它表达了人生苦短,生命无常,生命的价值不仅仅用年寿的长短来衡量和判断,而是在心怀壮志的奋斗中获得实现。


曹操自古以来就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有称王称霸之野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和舞台上对他造型的脸谱化,曹操作为“旷世奸雄”似乎更是成为了千古定评。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些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知名作家易中天的《曹操》,讲述了曹操的少年趣事和传奇的一生。


这套书分为上中下三册,时间跨度31年,从曹操的35岁到66岁,中间悬念不断,兼具武侠和推理小说的气质。


在这个故事里,人物都是东汉的样子,待人接物都很有讲究,狡猾甚至残忍的人也不少,却没有猥琐之人。


比如大汉的末代皇帝刘协,不但不是一无是处,反而有些早慧,只是有些无奈;比如吕布,大概是公认的反复小人,但即便是骄傲如关羽,也对他刮目相看;还有董卓,是公认的狡猾、残忍,可他绝不猥琐,甚至也有可爱之处;比如张张,是千夫所指、祸乱朝纲的人,却也能敢作敢当,坦然赴死。


故事的主角曹操,这个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复杂人物,对于他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易中天采用了“立镜子”的写法,凡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无论是关羽、荀彧、郗虑,还是神秘的女主,就像是一面面镜子,照出他复杂性格中的某一面。


当身边的这些人慢慢退出他的身边,镜子也一面面逐渐被打碎,他也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通过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我们跟随作者重返乱世现场,见证东汉不同阶层的人是如何直面命运、做出抉择、活成自己的。


作者易中天酝酿了15年,写了3年完成的《曹操》,把一个立体丰富的曹操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动乱年代,曹操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虽然没能统一中国,却奠定了后来西晋统一全国的重要基础。


他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约,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和发展,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如今,我们坐在历史的门槛上,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回顾历史人物,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都推着我们,让我们坚定地向前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