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灵感

这题目有些大哈。原来的题目是,《灵感是写作的天堂》,写完又觉得文不对题,就改成了这个大而无当的题目。

写作是需要灵感的。支撑这个灵感的,一是思想的丰富,二是知识储备的充足。凭此,不存在写什么或怎样写的问题 ,只有说不完的话题,没有无话可说的窘迫。激发灵感的,可能是一段社会变革,  也可能是一汪秋水、一声鸟鸣、一枚秋叶。

据说,法国作家大仲马,曾经用一周时间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煌煌巨著《基督山伯爵》,也不过用了半年的时间。灵感有了丰富的思想和充足的知识储备做依托,就有可能产生匪夷所思的爆发力。有些网络写手每天能写几万字,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真正的文学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能够传世的文学作品,一定是传达或表现了开启民智、自由平等的主张和理念。可以清楚的看到,经过历史验证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在理念上的追求是一致的。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一个是用逻辑演绎,一个是用形象说话。

这样说有些抽象,举个例子吧。菜市场上的商贩把本来五毛一斤的土豆卖到了两元五,没钱的人认为这不可接受,有钱的说二十五元也没什么。面对这种不公,哲学家不但要从阶级的角度揭示其中的不合理,还要对成本、运输等方面做线性分析。文学家呢,除了要描述市场的大环境,还要塑造一个"张三"出来,他可能买了土豆就没钱给孩子买奶粉了,也可能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还有一个"李四"却洋洋得意地过着灯红酒绿的日子。一斤土豆从五毛到两元五再到二十五元,哲学家告诉我们的是"原来如此",文学家告诉我们的是"就是那么回事"。

就文学家而言,他全部的灵感就集中在形象塑造的可信度上(不独人物)。《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和《红高粱》里的于占鳌,都让我们看到了文学家是如何运用形象来揭示社会不公的。有史以来,所谓的社会平等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个悲剧性的现实无人能够改变。即令文学家们苦苦思索,皓首穷经,动用了全部灵感,也无法找到答案。但是,人类的主体——劳动大众喜欢这样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这样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批判性质的文学作品能够传世而歌功颂德的不能,也能理解莫言为什么说,文学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前些日子,网络中出现了一个"司莫之争"的说法,让人哑然。莫言从来就没有和司马南争论过什么。再说,一个错别字还没有过关的人怎么能和思潮如海文笔如刀的文学大师相提并论呢?反正,在司马南海样的视频和文字里,我只读到了小品演员式的阴阳怪气,油腔滑调,没有半点文学的气息,更不用说什么灵感了。而读莫言的作品,可以说,灵感无处不在,每一个形象都栩栩如生。

我不会把自己的主张和认知强加于任何人。我特别喜欢唐代大诗人、人称"诗佛"的王维。和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深沉不同,我喜欢他的恬静。是的 ,在一个为了孩子的奶粉、为了房子车子而挣命的年代里,剑拔弩张、横眉怒目式的文字更能打动人心。渴了,就咕嘟咕嘟的喝些红牛或者凉水,谁还有那份闲情逸致去品尝一盏香茗?可是我觉得,越是在一个喧嚣的环境里,越需要心里的宁静,去读一读王维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难怪有人称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绝佳的水墨丹青。月光透过松林照了进来;汩汩流动的泉水漫过了小溪中的石板……除此,我们还读到了王维心中的空明。一尘不染,一如皎洁的月亮。与其说他是一位诗人,不如说是一位心神入定的高僧。此时的王维,已经进入了文学创作的"自由王国",诗画一体,灵感飞动。

唐自武则天以来,佛教大盛。佛教如何影响了王维,他达到了怎样的境界,我们无从得知。能够知道的是,"安史之乱"以后,王维在朝廷为官,官至右丞。后来,他买下了宋之问在终南山辋川的别墅,隐居起来。他的大部分杰出的山水诗,都产生在辋川隐居时期。《中国文学史》在讲到王维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佛教对于王维的影响,深以为然。

我们来读他的这一首吧。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安静而孤寂,这不是一般的咏物诗。我们几乎能听到芙蓉花瓣落地的声音,尘世两忘,心如止水。能修炼到这般境界,非常人可及。

文学作为一门科学,尚有许多待解之谜。姑妄言之,愿与同道一起探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