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馬戈:我的小說,不過是世界的一個縮影罷了

薩拉馬戈說:“我活得很好,可是這個世界卻不好,我的小說不過是世界的一個縮影罷了。”


瑞典文學院評價:“薩拉馬戈的作品極富想像力、同情心和頗具反諷意味,使人們得以反覆重溫那一段難以捉摸的歷史。”

這個唯一的葡萄牙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視爲與馬爾克斯、卡爾維諾齊名的大師。


若澤·薩拉馬戈是葡萄牙作家,主要作品有《修道院紀事》《失明症漫記》《復明症漫記》等。


其中,《修道院紀事》是他在花甲之年出版的小說,一舉奠定了他在葡萄牙文壇的“大師”地位。


《失明症漫記》曾被《泰晤士報》譽爲“當今世界最卓越的一部作品”,它講述的是一個正在等紅燈的司機突然失明,失明症而後快速擴散和蔓延到人羣中,更多人被感染,整個城市也由此陷入了一場空前的災難。


薩拉馬戈虛構了一個離奇荒誕的故事,卻無情地揭露了真實的社會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同時,他讓人們意識到,當處在一個極端的環境中時,人性中醜陋的一面會暴露出來,但也會有美好夾雜其中。


《失明症漫記》當中,當局試圖隔離突然陷入白色黑暗中的患者,卻不自知這一決定的荒謬,沒過多久看守也都成了盲人。


白色盲症明顯具有比喻義,第一個失明者向醫生描述症狀時說更像是燈亮了,意味着其實這次失明給了原先在社會意義上看不見的人們認清自我從而“看見”的機會。


正如故事告訴我們的: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見,如果你能看見,就要仔細觀察。


故事中,醫生的妻子是唯一一個沒有失明的人,看似幸運,然而她“只是個生來註定目睹這悲慘場面的人”。


在第一批失明的人被隔離的時候,她照顧他們,幫助他們逃離隔離區的死亡,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家,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她擔負起了莫須有的責任。


故事的最後,人們紛紛復明,但她卻陷入恐慌,害怕輪到自己失明瞭。


閻連科稱,凡是喜歡《百年孤獨》的人,都可以讀一讀《失明症漫記》。


薩拉馬戈善於用荒唐而無理取鬧般的邏輯展開敘述,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管他如何弔詭和荒誕,他說的都是相當嚴肅的事,奇怪的邏輯裏有他想讓讀者看見的事情真相——一旦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苦難就會在我們中間蔓延


他說:“作家和其他人一樣,會夢想。”


他正是從自己一次治療眼疾的經歷中,夢想出了《失明症漫記》這個充滿愛與恨、善良與邪惡、痛苦與歡樂的故事,於是有了這部小說。


作家蘇童這樣評價:薩拉馬戈和馬爾克斯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兩位作家,但在我看來,薩拉馬戈對現實的隱喻更強。


當世界需要批判觀念的時候,文學不應該遺世獨立,薩拉馬戈做到了。閱讀他的作品,就是重新看見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