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丫丫”

行者无疆tj 文


(丫丫,兴亚)

丫丫者,网名也,芳讳李兴亚,大春妻,春哥长我数月,便以嫂相称。

虽与春哥情结发小,但与亚嫂缘悭一面,前时黄庄籴米,同车前往,才有幸一睹芳颜。

路上聊天甚悦,情趣爱好谈资多多,似觉相见恨晚,想来彼此名中同有一“亚”,也许那份相知已在冥冥。

(丫丫为我篆刻的名章和闲章)

丫丫精于篆刻,我早有耳闻,同学曹军学画,其名印闲章都出自丫丫之手,赏军姐画作之余,在题款和压角处常有惊“红”一瞥,其精美令我时萌艳羡之心。

那日车上略表敬意,丫丫谦谦作谢,但几番嘱我传她印文,要为我操刀篆刻。不日钤样传来,一名一闲的馈赠,疫情阻隔,不能亲取而面谢,专候快递送达,翘首在“望梅”的期盼中。


(其手纤纤,其艺精精)

人皆有手,手手弗同。

曾观察过丫丫的手,一样有女子的纤细与柔润,长短肥瘦堪堪入眼,但又不屑入手模之列,因其中看而不中用。

孰知假她之手,飞针走线可做女红,操锯运金可成把件,冲刀碎屑可为章玺,雕琢剔透可玩葫芦,既是巧手亦是高手。

更为可贵的是,丫丫的手,不弃居家的灶边腥膻,不嫌老人的床边梳洗,不烦“白眼儿(外孙)”的桶边遗矢,将劳作奉为要务,把才艺权当闲趣,绝非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人,令人想起“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气质。

(丫丫的工作照)

攀谈与行文中,丫丫谦逊地表示,鼓捣哪些“手(工)作(品)”只为玩儿,且只送不卖。

一个“玩”字而境界全出,不投稿不参展,远离了功名的诱惑,不卖钱不带货,摈弃了铜臭的薰染,那是“此中有真意”的感悟,那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智慧。

在“真”情中修养初心的纯粹,“善”意里蕴藉人心的温暖,“美”感上追求匠心的独运。于玩心不泯中已“自成高格”。


(丫丫的篆刻作品)

在“美篇”中偶读丫丫的《退休十年·我的玩年》六章,言及玩“石头、木头、葫芦、女红、毛毡、杂篇”,其连年不辍,玩性日增,真乃活出了闲情雅致的新天地。

她作品琳琅,创意洋洋,实践着不一样的追求。

废中见宝

丫丫取材不求名贵华美,随手拈来些顽石朽木、碎布余线、旧衣陈革、荒芦残陶,经过一番打理和琢磨,将乱絮条分,瑕璺化瑜,苍白点染,老干萌春,便焕然出人见人爱的工艺品,大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小中见大

丫丫作品无涉鸿篇巨制,都是只手把玩,案头清赏。吊坠胸前情鉴心语,斜簪耳畔步摇风骚;几只绳虾诱馋涎滴落,一纸碗盖留香茗氤氲。大千世界皆能入我法眼,细末毫端尽可放大自然。

俗中见雅

丫丫创意常能别出心裁,在朴拙中追求自然,于乡土里根植天成。那夸张的文字有纳西的神韵,那出圈的布局有朱耷的遗风;皮鼠成链,锁定的是灯台旧事,彩粽香包,送出的是仲夏新祈;针头线脑的女红,这行苏绣那团湘绣,榫卯雕凿的技艺,刃下木工台上钳工。大俗中掂备出大雅,随性时见机着随缘。

玩中见趣

丫丫心性多求自娱自适,将一个“玩”字放达到生活的极致。青山绿水可以游玩,诗情画意可以赏玩,手作雕工可以把玩,而且在玩味中求得心之静,气之清,趣之盈。于喧嚣中掩耳,在纷扰下入定,岂是常人随便可以做到的。


(掌中宝)

丫丫是幸福的,她活在自赏而自洽的世界里,在众生无感的俗常中,去雕刻精致的年华,编织自由的梦想,丹青生活的诗画。能活到这个份上,天津人讲话“太淤(yu,熨帖)了!”

下面是丫丫的手工艺术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