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那些事

文/闫小东

岁月悠悠,很多年过去了,村里的清泉也早已不复存在,但恍如昨日的那些事,在我记忆里仍然鲜活如新。每次想起内心的感慨依然挥之不去,那是一种多么质朴的生活啊!生活中的苦难就像是一味中药,把它想象成营养吸收,你的内心就会变得无比坚强。

  ——题记

翻看朋友圈,刷到有人发了一味中药叫远志。看过图片才知道,它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上山挖的药材“野扁豆”,村里的漫山遍野都能找到它的踪影。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就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生存智慧,虽然当时收购远志的价格不高,但是我夏天换季的新凉鞋、半袖褂和短裤就全凭它了。

我们通常是两三个人相约结伴而行,一清早天刚麻麻亮就爬起来,衣兜里揣两个玉米窝窝,挎一壶水,带一把小镢头,拎一个蛇皮袋子就上山了。一路上欢声笑语,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寻找药材的过程全靠“腿勤”了,我们一天不知道要翻几座山,跨几条沟,无数次的用双腿去实践什么叫做“隔沟看得见,走到需半天”。

挖远志的时候须小心翼翼地顺着根生长的趋势一股劲地刨挖。运气好的时候,竟然一天就可以挖得一两斤。挖药材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需要在崖畔沟渠中到处细心搜寻。

上山下坬脚下踩着的地方总是虚虚实实难以确定,必须时刻都要谨慎小心,如果稍不注意,就会滚落到崖畔下去,轻则摔得鼻青脸肿,重就生死难料了。

每当我们跑得饿了的时候,就会各自找一块平坦的地方,坐下开始吃干粮,喝水,聊天。有心眼、有经验的那几位,挖药材时遇到野小蒜就顺便挖了几颗,这时候可派上了大用场了。

小蒜清香微辣伴着玉米窝窝头的甜香,看着他们每个人好像在咀嚼珍馐玉食一样滋味十足的表情,我想或许只有这时才是我们一天来最美好、最享受的时光了。

夕阳西下,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我们收获满满的一路狂奔,因为村里有一处石壁,从豁缝处流出一股泉水跌落,溅起的水花是那样的沁人心脾,双手掬住,喝上一口,那是一种凉爽到了极致的感觉!一整天的劳累瞬间就杳无踪影了。

小时候每到暑假,母亲便带着我在村里一个塬上的老柠条林里去捋柠条籽。柠条枝上全是刺,那时候又没有手套,只有咬牙坚持着,不时会有刺扎进手指,母亲拿着针给我挑刺。

就这样脸被烈日晒得焦黑,手被柠条刺扎得稀烂,实在疼得不行了,我就用布条把手指缠住继续捋,看着化肥袋子里越来越多的柠条荚,想着秋季开学的学费,身上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捋回的柠条荚,母亲把它摊在碾盘、石床上晾晒,柠条荚儿在太阳高温的炙烤下,纷纷噼里啪啦裂开,黄澄澄的柠条籽儿便自个儿跳出来。柠条籽会在滚烫的石板上跳动,那是因为里面有小虫子在动呢,十分有趣。

看到一粒粒饱满金黄的小籽儿,那份喜悦顿时充满心扉,待母亲跪在地上,用草筛和簸箕除去壳后,她就像捧着宝贝似的再将柠条籽儿再次倒在摊开的袋子上晾晒,等干度符合收购要求就上集市去卖掉,十几天的劳动成果就能换来几十元钱。

拿着钱往回走时,心里像灌了蜜似的,手上的疼痛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一个暑假,我们母子都能捋回上百斤柠条籽,卖掉得到的钱除了给我交学费外,还能添置一两件新衣裳。

家乡的药材就是我童年的银行,感谢它们给我们生存提供了保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