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欧洲二百年》——我们之间,隔着彼岸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相信,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启,特别是在近二百多年来,欧洲在自然、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现代社会多个方面的基础,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法律层面的。


但是,在这背后,欧洲到底曾历经多少辉煌、历经多大伤痛、聚敛了那么多的财富、毁伤了那么多的民族,才终于成就今天这个的模样,从现代的史书来看,已经很大程度上被进行了切割、美化,更多地保留了其中更值得后世传承借鉴、用以作为发展经验的部分,但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人们心中的指路明灯落入了今日唯北美马首是瞻的裙边小弟的境地,还是让人不胜感慨。


翻开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明的词条背后沉淀下来的,都是多种原因共同造就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近二百多年来,欧洲各国王室、贵族之间,经过联姻搭就的血脉关系网,在其必须进行的政治选择中,也因为其中掺杂了过多私人感情,而变成了大家的“吃瓜圣地”,奇葩怪咖层出不穷,而相应地,社会多番动荡变化之间,也产生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或超越时代、“影响破圈”代表思想(比如共产主义思想);而另一方面,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欧洲各国纷繁冗杂的历史,便顺理成章地成了为我们想要引以为鉴的对象--自由和平等,成为其小国寡民的思想基础,使其获得了更多进行因地制宜、自我实验的机会,但同时也导致其开始日渐趋向“以自我为中心,奉行强人政治,追捧政治明星,鼓吹高光时刻”的“过于灵活”的外交政策,时而显得没有格局,让人感到过于唯利是图,容易让人在资本席卷之际迷失自我的精神支柱和源头······


本书内容精炼简洁,同时,又在我们日常对欧洲历史了解的基础上,以“附文”的形式,从其他角度(诸如文学艺术)对历史内容进行了拓展。在书的末尾,则使用名词解释,对书中提及的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组织、史实,进行了归纳--总体的编写风格,很适合对欧洲近代史感兴趣的人用来对照辅助学习世界历史。


历史从不遥远,因为它是成就我们今日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想要改变现状时,最能进行借鉴的经验之源。但是,就像欧洲之于我们所处的中华大地而言,我们之间,总隔着彼岸:因为我们再想无视对方,觉得对方的举动于我们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也只能在这个信息传递的过快的年代,稍晚一点地感受到对方引起的震荡的余波;我们再羡慕彼此,也不可能直接与对方交换“天命的应许之地”,只能隔着时空的阻隔,从历史里一点点感受对方变成今日这样的根源和脉络。也许,这就是历史能教给我们的第一课:感知自己做不到的,然后,努力让自己变成彼岸更羡慕的模样,让对方听着自己的“传说”,成就另一个乐土强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