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陽了嗎?我陽了

這幾天,大街小巷都在傳說着這樣一句話,“你陽了嗎?我陽了。”。

大街上,超市裏幾乎不見人,人都在哪呢?買完退燒藥在家等發燒,“陽”了躺牀上正發燒,還有不“陽”的在家伺候已“陽”的。

藥店里布洛芬等類的退燒藥搶光,溫度計售空,清熱解毒類藥物賣完。

醫院裏人滿爲患,除了收治重症發燒咳嗽的,亂喫感冒藥中毒的病人也不少 。

相對而言,診所看病更快捷,只要症狀不太嚴重,就來診所看看,所以診所里人頭攢動,排隊候診的形成長龍陣,從屋內排到屋外,幾乎不見頭尾。有就近看病的,也有遠道而來的,小汽車佔滿了停車位。

聽說好友“陽了”,打電話問候,嘶啞費力的聲音一傳進耳朵,我趕緊回話:“要不然等你好了再聯繫,喉嚨是不是很疼……”

“不礙事兒了,這已經第五天了,發燒三天,最高三十九度,第四天喉嚨疼,說不出話,今天好多了。這幾天臥牀不起,動都懶得動”

“家人還好吧?”

“不好,閨女兒子都“陽”了”,比着對子發高燒,不燒到40度不罷休。”

“誰給你們做飯喫?”

“孩兒他爸,我家的天選做飯人。”

放開後的第十天,大家早已對“新冠”不再恐懼,順其自然,只當作一次重感冒,兵來將擋,只要有藥,只要能就醫,有啥怕的?

劉姨家開診所,早晨七點開門,晚上十點關門,三個人開處方,拿藥的手都磨爛了,每個手指上都纏有膠布。

“一天一頓飯,根本顧不着喫飯,站得腿痠疼,口罩勒得臉疼,但是,不能歇,不能停 ,這麼多人發燒,頭疼,咳嗽……”劉姨一邊麻麻利利拿藥,一邊面帶微笑說着,還抽空從身邊遞出一個小凳子讓一個發燒的老太太坐下。

“醫生,我家閨女燒到40度,能不能先打一支退燒針。”一女子四十歲上下,穿紅襖,神情緊張。

“好的,把她帶過來。大家不用急,我先給這個發高燒的女孩兒打一支退燒針,馬上過來。”劉姨的丈夫王醫生一邊安慰病人,一邊起身到治療室。

“媽媽,我渾身疼,站不穩。”一個小女孩兒蹲在地上,兩手抱頭,想哭卻哭不出。小臉兒通紅通紅的,估計也發燒了。

媽媽彎腰摸摸孩子的額頭,焦急萬分,“咋這麼燙,肯定又燒上去了。”前面一位男士主動給母女倆讓出位置,站到隊伍後面去了。好溫暖!

“醫生,我這回來拿藥,不是我自己的,是全家五口人的,一個人拿一週的,行不行?”

“不行,藥緊缺,庫存少了,暫時進不來,你先拿三天的,緩緩再來,把藥留給更需要的人,這幾天像你一樣的人太多了,一來就想把藥鋪搬回家。”劉姨的兒子爽朗地笑着,忙得滿頭是汗。

這兩天大風預警,屋外寒風凜冽,塵土飛揚,屋內空調26度,溫暖如春,人們說着笑着,彷彿早已放下了對於“新冠”的恐懼。心裏想着只是得了一次流感,輕症喫點兒藥,多喝水,稍微嚴重的掛掛點滴,如此而已。

想想十天之前,靜態管控,方艙隔離,談“陽”色變,看看現在,大家見面的談話內容:

“你陽了嗎?”

“我陽了。”

“幾天轉陰?”

“七天左右”

“難受不?”

“發高燒,渾身疼,兩三天後,轉喉嚨疼,最後咳嗽一兩天,就慢慢好了。”

“放心吧,想死都死不了。”

“哈哈……”

網絡上,各社交平臺,醫學專家答記者問,開講座談防疫科普知識,用藥常識。

滾蛋吧“新冠”,奮戰三年,你馬上就要滾出中國,滾出地球。

經濟復甦的時機馬上來臨,任何困難都難不倒勇敢堅韌智慧的中國人。

“你陽了嗎?我陽了。”如同向“新冠”挑戰的宣言,響遍大街小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