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见过雪吗?

由一场雪,想到了莎士比亚,这本身,确实有些莫名其妙。


这是一场晴雪,有阳光,有蓝天,可雪就那么一朵一朵透彻无比的下了一天,地上没有积下多少,反倒像天空中开了一天的花。

这雪,足以让我维持了很久的愉悦。

想起莎士比亚,是因为他说过,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由此,就被很多人解读,赋予了人在这个世界的唯一神性,即人的存在,成就了这个世界以意义,人的情感,成就了这个世界以色彩。

但除人以外的世间万物,在乎被人赋予什么意义和色彩吗?比如这雪在乎吗?还是说,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和色彩,反而是由万物赋予的呢?比如这雪就赋予了我愉悦?

更或者说,如果人不存在,是不是这万物的生发,包括这雪,也就无所谓自己的意志和情感吗?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所以就想,人的成长,总是在自大的过程中膨胀,总会相信自己是这世界的主人,是这生活的主人,是自己情感的主人。但实际上呢?最后发现,那都是我们以为。我们不在,这世界和生活照样五彩斑斓,生机盎然,万事万物各有各的情感和表达。

就比如这雪,如果没有我们的自以为是,那它表达的丰富,认真思量起来,绝对会让我们的情感都显得浅薄。

一场晴雪,是能让人微笑着通透的愉悦。那其他的呢?

我感受过无数次的夜雪,在冬天将梦未梦的时候,雪最柔软的落下,安抚静止着一切打扰梦境的声音,包裹住一切突出的锋锐和棱角,恍惚之间,像极了能想象到的最温暖的怀抱。

我感受过无数次的急雪,像阻塞许久突然发泄出的情绪,很短时间里,就猝不及防的铺天盖地的降临,等人调整好情绪准备接受了,这雪又像刚来时一样,突然的过去。


我感受过不多的暴雪,每一次,都由衷的开始敬畏自然,明白自己的渺小。当暴雪降临,天地混沌,不要说视线,就连呼吸和行走都难以为继的时候,才知道生命有多么脆弱和珍贵。

我感受过不多的山雪,看着那雪用最柔软的姿态覆盖着最辽远最坚硬的高耸,用最细小的寒冷演示最深广的肃穆,那一刻,苍茫,雄浑,厚重,深邃,全都在心里升腾,而语言苍白。

我感受过不多的林雪,面对它们,才知道人的多余。那些极致的静谧,那些肃然的壮阔,那些无畏的挺拔,那些丝毫不存在描画的至美,无一处不超脱出凡尘,让人怯于进入,怯于亲近,怯于表达。

我感受过不多的湖雪,我想那是人所不能过于沉溺的。自惭形秽也许是唯一的体会,因为在整个画面中,一旦进入了人,就显得格格不入。即便再渴望,再震撼,再想接近,也都有跨越不了的距离。

如果说雪没有情感,那我们的一切感受又从何而来?

还有那些风,高山上的,旷野中的,寻常巷陌的,花朵上的。

还有那些雨,屋檐上的,伞面上的,南方的,北方的。

还有那些花草树木,云朵,以及狗,马,蝴蝶,和一切除我们之外的万物和生灵。

没有它们,我们的七情六欲从何而来,我们的喜怒哀乐由什么寄托?我们的爱和思念,真挚和坚守,又该从何生发,用什么表达?我们内心里的丰富和色彩,又该用什么填充和勾画?

是我们需要世界和生活,不是世界和生活需要我们。

是我们需要万物,不是万物需要我们。

是我们需要情感,不是情感需要我们。

是我们需要成长,不是成长需要我们。

就像这雪,是我们需要它来丰满冬天,丰满我们对于冬天的想象,而雪,又哪里在意我们需不需要?

突然就想,莎士比亚见过雪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