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谈论“马有铁们”?

      看完《隐入尘烟》,并没有像其他人说的感动痛哭、几度落泪,反而是内心非常平静,其中又夹杂着压抑、悲凉。那种平静就仿佛是有人掐着你的脖子让你呼吸困难,而你却又无力反抗。

        西北农村,久未成家的马有铁寄人篱下在三哥家,尽管任劳任怨,却时时处处遭受冷眼。经人介绍认识了相同处境、身体患疾的曹贵英。从此,两个同样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孤独个体,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渐渐从陌生到熟悉,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从相知到相守、甘苦与共的故事。更确切一点,是两个孤独灵魂之间用彼此的炽热完成了报团取暖、相互救赎的故事。

        全剧没说苦和爱,却苦到了极致、爱入到骨髓。初识的马有铁和曹贵英像是被风吹来吹去的落叶,已经很难了,但生活却没有因此手下留情。两个人靠着辛勤努力有了房子、有了粮食、有了猪、有了鸡蛋,也有了属于彼此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家。他们虽不懂浪漫,却在用印在皮肤上的小麦花、凉了一趟又一趟的开水以及相互推让多次的一个荷包蛋表达着属于底层劳动人民深沉的诗意和浪漫。看似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可患病的曹贵英在给马有铁送饭的路上栽倒在水渠中没能得救。感受过羁绊和爱的马有铁再也没有办法忍受孤独,在还清两袋洋芋、春天欠下的10个鸡蛋以及1750元账,放生了跟随自己大半辈子的驴后,选择喝下农药随曹贵英去了。

      马有铁和曹贵英用内心的炽热和善良,活成了彼此贫瘠悲苦生活中唯一的光,却一直被他人排挤诟病。放生水桶里的小蝌蚪、房子被拆时不忘解救待飞的燕子、一直为救他人性命不断献血还不忘为全村的土地租金声讨……马有铁和曹贵英所有善良的举动却没有温热世人那一颗颗冷漠自私的心。最后的最后,曹贵英溺亡在了村头坐满人的水渠里,追随曹贵英而去的马有铁却被侄子谎称搬到楼房里过好日子去了,多么讽刺、多么让人无奈啊!

      《隐入尘烟》把一位朴实善良农民的悲苦一生掰开了揉碎了,一点一点放在我们的面前。电影叙事缓慢、台词不多,但却能抚平每个躁动的内心。这不是在歌颂苦难,而是把那里实实在在发生的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苦难,更不要忘记土地。

        我们常说,不要被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其实这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对贫穷的想象。有些人抨击《隐入尘烟》说,为什么2022年还要拍这种老丑穷的片子。当我们吃穿不愁的时候,我们不能说出“何不食肉糜”;当我们身处大城市,见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我们世人也不能就此在自我陶醉和麻痹中迷失;在精致主义、利己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们更不应该忘记我们最初那份踏实和幸福是什么。回头看一看、往上数一数,我们距离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才过去多久,我们的祖辈或者父辈们哪个没有经历过忍饥挨饿、土里刨食的日子,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忘记曾经经受的那些苦难与渴求过的尊重?我们不能站在阳光下,就以为世间到处都是温暖的阳光。

        尘归尘,土归土,最终我们都将归于尘烟。“马有铁和曹贵英们”至少还是踏踏实实的感受过那片深沉的土地,从这点上看来,或许他们是幸运的。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应该是每个年少时期就离开故土的我们都曾做过的梦。兜兜转转,我们在异乡为了所谓更好的生活蝇营狗苟、安营扎寨。四处奔波多年以后才恍然明白,心之向往的诗和远方原来竟是那个梦里无数次回到过的故乡。只有那片再也回不去的土地能带给我们无法比拟的心安。人还是那些人,只是苦难变了形态,各有不同而已。

        我们都像尘埃一样活着,渺小、卑微,但要质朴、善良。愿美好的生活能够慢慢磨平时间的苦难,就像歌中那样唱到:春天啊暖阳啊快些来吧,保全他一路上无风无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