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答案中寻找思维火花,过人生智慧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在他的《启发》一书中说:“过去的阶级社会概括来说是,‘我饿’;现在的风险社会概括来说是,‘我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过去,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资源不足,所以整个社会都是围绕财富生产来运行,首要难题就是如何进行财富分配。


如今,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社会类型,也就是风险社会,先前的资源不足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因为社会协作变得极其复杂,而积累起来的风险就变得很高,比如人工智能、全球变暖等灾害,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此时,如何化解和疏导风险,就成了新的首要问题。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社会变迁的本质问题,闻者醍醐灌顶。


罗振宇除了是得到创始人,还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者和“罗辑思维”节目主讲人。他的新书《启发》收入了过去10年里,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的60秒语音中发送的词条。


这本《启发》的目录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便于检索,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爱好、传播、读书和考试、退休等人们关心的问题。

当我们遇到问题或心中有困惑的时候,可以找到相关的词条,读上一两页,也许就会受到启发;也可以平时随手翻上几页,读上几条,点亮自己的智慧火花。


01榜样的力量与作用


美国历史上第二位最高法院的女大法官金斯伯格,多次患癌,被病魔折磨20多年,却没有缺席过一次庭审。在80岁高龄时,依然正常工作,保持健身。


这位出身平庸却不甘平庸的独立女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用一生的经历证明了“你真的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榜样的存在,最大的意义是打破刻板印象、打破旧的模型与桎梏甚至枷锁,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型,告诉人们:这样也是可以的


就像金斯伯格,她用行动告诉我们,女性可以独立,不被家庭和社会束缚,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拥有精彩的一生。


榜样的塑造与确立,榜样成功的意义,远远并非只是表达优秀那么简单。它更是塑造了一个模型,表达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反驳了那些反对的声音。


在《启发》的《榜样》一篇中,罗振宇指出:“榜样的意义不是示范了一种成功的方式,而是给了整个世界一种新型的勇气”。


特别是一位女性,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创造了什么成绩甚至奇迹。她在成为榜样的同时,也在告诉所有人:这条路是行得通的,传统上对女性的偏见与刻板印象,都是毫无道理的束缚。


02.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在《标准答案》中,罗振宇说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里,有两类人最焦虑,一类是大学生,一类是初为父母的人。


为什么这两类人会容易最焦虑呢?


大学生在上大学后发现,只是单纯的学习好没有用了,他们会开始考虑挣钱这件事,想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和分数没有太大关系了。


而那些初为父母的人,当他们一旦有了孩子,就会迎来人生的第二次价值危机,因为有了孩子,会发现人生是否幸福有一部分取决于自己的孩子好不好,而这和有钱没钱关系也不太大。


总而言之,这两次价值危机的实质,就是标准答案突然没了


当一直以来的学习好、分数高,这个标准答案在学生面前逐渐消失,当发现有钱不再成为幸福的唯一因素,之前的所谓标准答案都不再适用,人生没了统一答案,这些人开始慌了。


正是因为标准答案没了,所以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统一的答案适用于所有人,这是一个难题,所以大家变得焦虑了。


其实换个角度想,正是因为标准答案没有,人生才更加海阔天空


到所谓的标准答案消失,不再有统一的对错,人们不用再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疲惫不堪地追赶,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去选择。


没有标准答案,恰恰是最好的答案


03《西游记》里的启发


《西游记》相信大多数都看过,无论是书籍还是电视剧,有一个段落,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就是孙悟空给菩提老祖当学生的那一段。


菩提老祖说,我这里学问太多了,光道门中就有360旁门,每个旁门都能成正果,你要学哪一个?不管菩提说哪一门学问,孙悟空都要问一句,学这个能不能长生不老?只要菩提说不能,孙悟空就摇头摆手,说不学。


不知看过这一段后,你有何感想,罗振宇在《长远目标》中指出,即便是没有长性的猴子,也知道盯紧一个长远目标,而不受到眼前好处的诱惑。


无论是我们创业,还是学东西或是做事情,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盯紧一个长远目标,排除眼前的干扰与诱惑。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一想10年、20年之后,这件事应该是什么样子。


今天做的事,只不过是为那个长远目标添砖加瓦而已。只有长远的目标值得我们紧紧盯住不放,“只有那个长远的目标能够衡量眼下一切的价值”,帮助我们抵挡眼前的诱惑。


有了这个长远的目标,我们才能不受眼前的诱惑,将这个目标坚持下去,直至目标的达成。


在《启发》中,罗振宇把自己所经历事情的所思所想讲述出来,以故事的形式输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得到的新答案、获得的启发。


或许在人生的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当我们踌躇不前、百思不解的时候,偶然间,脑海中浮现他的某一个观点或信息,就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让我们瞬间惊醒,帮我们走出困惑。


当我们接触的新信息越来越多,就越需要打开自己的认知格局。当思维不再受限,收获的启发越多,离充满智慧的人生就越来越近了。

(部分图片来自稿定设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