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一個人——《陶行知教育名論精要》讀書心得體會(二十六)

      這是《陶行知教育名論精要》中最後四篇文章,每一篇文章中陶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都值得我們去反覆思考並內化爲我們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信仰,他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

      當我讀到《學做一個人》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首先反思自己,自己是否是一個完整的人。是啊,作爲老師如果我們不是一個完整的人我們怎麼去把我們的學生培養爲一個完整的人呢?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到很慚愧。我不是一個完整的人,陶先生給我們列出了五項不是完整的人的情況,我看了一下在最後一項我就屬於這樣的人,不能夠專注於一件事情,一人兼了好幾項工作,精神難以兼顧,所以事業也難以成功。

      我在想我原來單純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日子是我任教以來最快樂的日子,但是這幾年隨着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發展和應用,我發現我們都開始越來越忙。而且從2017年開始,我鏈接了互聯網課程給鄉村孩子們帶去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之後,我開始走出自己的格局開始關注外面的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我大部分時間教六年級,這些孩子只在我手裏呆一年的時間,所以我總想把這些好的資源都帶給他們,所以這兩年我先後鏈接了多個公益項目的課程,這些課程都很好,我都想給孩子們上,結果貪多嚼不爛。另外也因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我也鏈接了和多優秀的團隊組織,跟隨他們學習,現在一直跟隨着的有三個。

      但是陶先生給我了很大的反思,我們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當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自身成長和幫助鄉村孩子看外面世界上面是沒有錯誤的,但是我的專注力就沒有了。這兩年我明顯感受到了,自己經常到半夜三更才能睡覺,身體也大不如以前了。這其實就是在透支,想着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學習成長讓自己更有力量從而更好地爲孩子們服務。但是我忘記了自己只是一個凡人。

      所以下一步要學會選擇規劃好自己的成長和帶領孩子學習的課程,只要能夠讓他們經歷了就是寶貴的財富,不一定非得全部都學習到手,那樣反而也讓學生感受到不專一。

      作爲一個完整的人,陶先生說我們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這是排在第一位的,也是下一步我必須重視的。另外要有獨立的思想,還要有自己的事業。我想這些都是我們老師需要你不斷學習成長的,更是我們老師的職責,我們需要帶領孩子們強健體魄、培養他們獨立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質、健康的心理、勇敢樂觀的性格,這纔是我們教育的重要目標,纔是我們全體老師爲之努力奮鬥的教育理想。

      所以從現在開始,先從自己開始學做一個完整的人,一個積極向上、堅持運動、閱讀寫作的人,讓自己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從而爲鄉村孩子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