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分享的嘟嘟

      最近我在反思和孩子的關係,我對於他們的關心關注多了一些,他們對我提出問題的時候我總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先去和他們鏈接。最近也明顯感覺到他們願意和我交流並且分享他們的想法。

      因爲每次當他們要發脾氣或者嘟嘟要哭的時候我先是看着他的眼睛和他說有事不要用哭來表達,因爲哭不解決任何問題,所以慢慢地嘟嘟就開始願意和我溝通了。

      在日常中我也注重和他們說有什麼好喫的要分享,平時我也注意和他們分享。結果昨天嘟嘟小朋友想喫橙子了,自己剝不下來皮,我就給他剝了下來就去忙別的了。

      結果過了一會,我看到他把橙子分成了四份,兩份多的,兩份稍微少一點的。我問他問什麼要分開啊,一瓣瓣喫不就行了啊。他笑着看着我,一邊指着這四份橙子一邊叨叨着:“這是媽媽的,這是爸爸的,這是姐姐的,這是我的。”當時我很感動,表達了對他的感謝。我去了書房寫文章了,嘟嘟看到我沒有拿,就拿着那一份大一點的橙子,然後給我拿着一個小果盤(因爲橙子有籽,這是用來盛喫下來的橙子籽的)送到了書房裏。我當時有些愣住了,這小夥子的行動力很強嘛。說到做到,而且能夠積極行動起來。這一點讓我自愧不如,很多時候我總是想得多做得少,給自己的懶惰找理由,而他想到就做。

      我喫完後他又把果盤拿走把橙子籽倒進了垃圾桶裏,這服務到位了。

      今天晚上的時候他在吃麪包,他又把麪包掰下一塊給了我,結果雨晴看到後也掰了一塊更大一些的給了我。我很高興,他們開始慢慢地學會了分享。

      這些年的教學讓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大部分以爲自我爲中心,有些獨生子女甚至比較自私。這也與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關係,物質生活水平提升了,所以孩子們在喫喝這一塊都不缺了,但是慢慢地他們都開始消失了分享的素養。其實愛分享是一種素養,不僅僅是分享喫喝,更多的是學會分享快樂,分享自己的故事,這樣的孩子心理上也會更加健康一些。

      今天早上又學習到了一秒鐘迴應的妙招。就是指家人和我們溝通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忙着工作不理他們或者敷衍他們,他們都能夠感受地到。我們要一種理念,人放在第一位,事放在第二位。想想真的是真理,很多時候我們忙着工作從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等到他們身上出現了問題之後我們再去指責甚至後悔莫及,這些都是我們無能的表現。因爲每個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都是我們家庭教育的映射啊。我們是否用真心對待他們他們都能夠深切感受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常反思,多關照孩子。因爲當我們用一秒鐘迴應的方法來與孩子與家人溝通的時候,他們都能夠感受到受尊重感,這樣的家庭氛圍也是和諧的,給孩子們創造了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我們還在擔心孩子們不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