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與學習

1

今天是12月29日,上午上完語文課,心裏有些說不出的沮喪,沒有什麼成就感。雖然連着上了一個半鐘頭時間,時間安排倒是很滿,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提問到一個之前學習態度挺端正的同學的時候,居然也不知道我講到什麼地方。這讓我覺得生氣的同時,又多了焦慮。生氣的原因來自於她激起了我對自己課堂吸引力的懷疑與恐懼。

我感覺,這段時間的網課進入了一個怪圈,自己越想提升學習效果,自己越用力,學生沒有相應的反饋,學習進展緩慢,課堂節奏邁不動,時間越延宕。而時間延長又加劇了學生的疲倦情緒。

我明明知道五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本來就是不能保持這麼長時間,可還是不由自主用延長時間來填補效率低下的問題。這是需要自己改變並反思的。

2

今天還真是學習力爆表的一天,連着聽了三個講座,上午是童喜喜說寫課程,下午又聽了陳靜老師《做一株會教書的向日葵》,晚上是課題研究第九次課程。

上午的說寫課程是上完語文才開始聽的,聽了一半朱永新教授對於說寫課程的具體階段闡述和嚴文蕃教授《說寫提高思維能力》的報告。聆聽朱教授的分享,我明白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大部分原因是教師沒有將自身的成長與學生的成長聯繫起來。嚴教授的講述,從理論上角度分析說寫課程對於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策略。

下午本來是準備繼續說寫課程的,因爲覺得說寫理論與自己心目中想開展的課程挺契合的,但是心裏還想着要不要去打乒乓球,於是聽一位老師的具體做法分享的時候,沉不下心,注意力很難集中,自己心裏覺得是自己最近太懶散的緣故。

後來,忍不住刷到了陳靜老師的講座,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陳老師用詩一般的語言,分享她的教育理念、成長曆程,以及她的班本課程,感覺她真的是一位愛生活,愛教育,愛孩子,愛寫作的老師,保有一顆敏銳的童心,又能不忘自己的初心,每天帶着滿心的歡喜投入工作生活之中,獲得豐盈而精彩,真的就如一株向日葵一樣,向光而行,追逐光,成爲光。我一直認真聽了兩個多小時,覺得教師的成長需要從教室裏和學生共同生長起來,而不能只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孤芳自賞。聽完後,特別想進入陳老師的工作室學習,希望有一天可以如願。

晚上是課題研究第九次課程,是幾位專家圍繞李廣傑老師的開題報告進行評議修改,剛開始有些心不在焉,批改作業邊聽,但在胡老師拋出一個問題,自己在釘釘羣裏回覆之後,聽課狀態變了,因爲有了參與感。自己親身體驗到參與感對於提升聽課興趣的重要性。

當然,我也知道,這一切都需要應用到實踐中去驗證,否則,知識紙上談兵,並無益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