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質湮滅到精神永生——我所想象的空間、維度與盡頭

Albert Einstein Quote: “Matter is spirit reduced to point of visibility. There is no matter.”

物質只是精神在可視空間維度上的投影。

伴隨着19天,23個小時的旅程,在物質世界中與新冠病毒完成了一次史詩級戰役的大腦,也在精神世界中完成了一次三體三部曲的長征。

藉助劉慈欣的想象力,與愛因斯坦的那句名言,或許物質世界真的只是一個低維空間,物質世界追逐的所有能夠被稱得上是成就的東西,都只存在於這個低維空間,人死後所有消失或遺留的物質,也都只存在於這個低維空間。

而精神世界(讀完三體,我甚至更願意稱它爲思想宇宙或者精神宇宙)是一種高維空間,在精神世界中,所有維度都是可以由人來自主控制的。

比如在空間的維度,我可以即刻去到我能想象到的任何地方,任何城市旅行;在時間的維度,我可以回到宋朝或者任何一個時代,同蘇軾、商王武丁面對面交流;在高維時間的維度,我可以同時完成許多次人生選擇,並構建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

站在精神世界的高維空間裏看物質世界的低維空間,物質世界的所有信息都是攤開透明的,看到所有的細節,也許物質的盡頭可能真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There is no matter.”,一無所有。

在這場跨越病毒,穿越三體的旅程中,有兩個想法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了。第一個想法是,從物質世界的低維空間向精神世界的高維空間穿越,需要一種媒介,一個載體,一樣工具,那是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它叫做求知慾。

如果說求知慾是從物質世界通往精神世界的鑰匙,那知識就是構建精神世界的基石。在求知慾的作用下,知識被源源不斷地從物質世界運輸到精神世界,成爲構成一個人思想的基礎。

第二個想法是,知識並非是精神世界的全部,如果是的話,這個精神世界未免也太冰冷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另一種強大的能力,也是讀三體後再一次讓我歎爲觀止的能力,它是想象力。

知識構成了精神世界的基礎,想象力則定義了這個高維空間的邊界和盡頭,求知慾和想象力,讓人不再侷限於物質世界這個低維空間,那些曾經看重和拼命追逐的事情也失去了意義,那些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也順着求知慾這條橋樑跨越低維步入高維,最終走向由知識和想象力構成的絢爛無比的精神世界,在這裏,物質世界的時間已經沒有意義,思想早已獲得了永生。

孔子雖然生前如喪家狗一般,周遊列國卻到死都沒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政治報負,雖然死後思想流傳千年,遍佈全球,受到無數人敬仰,但對他而言都早已是身外之物了。那些“爲政以德、有教無類、天下大同”的思想箴言,已經在他的精神世界中開枝散葉,那個由他的思想和知識構建出的理想社會,最終也讓他成爲了一位思想上的巨人。

“朝聞道,夕死可矣!”

我無比羨慕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