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爵士时代”的发言人,但所有光鲜靓丽终究没能敌过时间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20世纪美国作家、编剧。


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泽尔达结婚。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


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菲茨杰拉德的最著名的粉丝村上春树对《了不起的盖茨比》推崇备至,他曾经这么说过:“如果让我举出迄今为止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书,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倘若只让我从中挑选一本,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看过他的小说之后曾说:“我决定要开始和菲茨杰拉德好好培养友情了,如果他能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么好的故事,一定还能写出更好的。


连一向性格薄凉的张爱玲都说:“菲茨杰拉德是我最推崇的美国作家,他是个天才。”


1940年12月21日,因心脏病过世于好莱坞的格拉姆公寓,年仅44岁。


不管他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曾经那么光鲜靓丽,终究,他(们)没能敌过时间。


01在文坛中起伏挣扎的菲茨杰拉德


1896年9月24日,菲茨杰拉德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一个商人家庭。父母都是正儿八经的老派人物,曾经生过两个女孩,但不幸都夭折了,小菲是老三,也是唯一的孩子。


他母亲的家族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商人阶层,然而父亲却一生都处在经商失败的阴影中,这使得在菲茨杰拉德的童年时期,一家人不得不四处搬家,依靠母亲从娘家继承的财富维持生计,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得不寄居在外祖父家中。


以上的种种经历,赋予了童年时期的菲茨杰拉德一种敏感的天性。


好在尽管家境拮据,父母却给予了他良好的家教和亲切的关怀。菲茨杰拉德的父亲是一个风度翩翩的浪漫绅士,总是给他讲南方的古老传统和故事,这让菲茨杰拉德从小就对美国的南方有了一种亲切感,在他早期的短篇小说中,明显表现出了对南方文化的偏爱。


而菲茨杰拉德的母亲也对他非常宠爱,经常带他出入圣保罗的上流社会,这对他艺术创作的方向和品位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传统氛围让菲茨杰拉德从小接触到了各种文学艺术薰陶。


他在小学时候便酷爱文学,梦想成为一名作家。13岁时,他的处女作《雷蒙抵押之谜》(一篇关于侦探的故事)在校刊上发表,这次小小的成功为他日后的文坛传奇埋下了伏笔。


17岁时,他在亲戚的资助下进入贵族大学普林斯顿就读,但是因为热衷于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但是,当任课老师指责他成绩太糟糕不给他及格时,他居然振振有词向老师申辩:“先生,你不能给我不及格,我是一个作家。”


他设法跻身学校的文学团体,应邀参加最有名的俱乐部,练出了一口标准的“高级”英语,摆脱了乡音,极力抹去自己与同学身世的差异。两年后,他写的喜剧《邪恶之眼》就已经通过普林斯顿的剧团在全美巡演,他本人却因屡次旷课、考试不及格而被禁止随团演出。


1917年,21岁的菲茨杰拉德应征入伍,但他所在的部队还没有走出国门,一战就结束了。


在亚拉巴马的蒙哥马利附近驻扎期间,他爱上了18岁的南方少女泽尔达·赛尔,并与她订了婚。大战结束后,他回纽约谋生,但收入微薄,生活贫困,未婚妻要求解除婚约。


1919年,经修改后更名为《人间天堂》的手稿,终于被《作家杂志》录用。


《人间天堂》自传色彩浓厚,作者借主人公青年艺术家艾莫里·布莱恩寻找自我价值的成长经历,艺术再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也道出同时代人的心声,揭示了“迷惘的一代”作家共同的遭遇,引起强烈共鸣。小说人物性格鲜明,文笔清新流畅,叙事自然、幽默,作家的文学天赋表露无遗。


小说出版后轰动一时,赢得了读者和批评界的一直好评,被评为是“最优秀的美国小说”,两年内印刷了十几次近五万册,成为当时有名的畅销书。


菲茨杰拉德的命运随之奇妙地发生了转机。美国文坛开始疯抢这个天才作家的作品,《时髦阶层》《星期六邮报》以及《作家杂志》一次性接受了他九篇短篇小说。


他开始拥有数百万的固定读者群,收入颇丰。


泽尔达也冲昔日被她抛弃的未婚夫笑了。


1922年,他的第二部小说《美丽与毁灭》出版,小说讲了一个有钱的年轻人,由于婚姻的不幸而导致感情和精神崩溃的故事。


三年后的1925年,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该书被公认为是其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


在该书中,菲茨杰拉德再次融入了自己深切的人生经验。小说的故事由青年商人尼克·卡罗威根据自己的回忆娓娓道来。一战期间,盖茨比在军队服役时结识了大家闺秀黛西,两人一见倾心。遗憾的是盖茨比没有钱,娶不起这位漂亮小姐,不久就随着军队到欧洲去了。黛西嫁给了富家子弟汤姆。婚后汤姆另有所欢,黛西并不幸福。五年之后,盖茨比带了一大笔钱回来要与黛西重温以前的爱情,可是黛西不愿离开富裕的汤姆。最后,她听凭醋意大发的汤姆设计陷害了盖茨比,盖茨比成了牺牲品。人们在为他举行简单的葬礼时,冷漠的黛西却和丈夫去欧洲旅行了。尼克目睹了黛西等人的薄情寡义,深感厌恶,于是怀着一种悲悯的心情,离开繁华、空洞、虚假的都市,回到了家乡。


然而,这部后来奠定菲茨杰拉德文学史地位的经典之作,最初却销量平平。作家常常借酒消愁,雪上加霜的是,妻子泽尔达又患上精神分裂症。


女儿上学,妻子住院,沉重的经济负担迫使菲茨杰拉德放下身段,与好莱坞进行商业合作,而他远大的写作之梦再次搁浅。


《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以后,菲茨杰拉德的影响力大不如前,除了1934年出版的《夜色温柔》,鲜有长篇面世。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颇有特色的散文,这些作品在他1940年去世后,由挚友、著名文学评论家爱德蒙·威尔逊编辑整理,1945年在纽约以《崩溃》为题出版,其中包括《爵士时代的回声》、《我遗失的城市》、《崩溃》等。


02. 美丽而伤痛的初恋


1914年,18岁的他在舞会上认识了吉内瓦·金,一位富有的美丽千金。


吉内瓦的父亲是一名著名的证券商人,外祖父是建筑大亨,姑娘本人有一头深色的卷发和一双棕色的眼睛,说起话来仿佛在唱歌。而穷小子菲茨杰拉德也极度英俊,脸部的轮廓甚至比女人更美,而且自成一种风度,说话既风趣又不失真诚。


俊男靓女一见倾心,一场美丽的爱情开始了。有一次两人跳了一个晚上的舞以后,姑娘送男孩子去车站赶火车,两人含情脉脉告别,承诺以后互通书信。


两人经常通信,也经常偷偷约会,但是他始终没有吻过吉内瓦,是真正的纯粹的少男少女式的爱情。


两年后的1916年8月,吉内瓦的父亲一句话结束了这段恋情:“穷小子休想娶富家千金。”


这句话终结了这段感情,也给他带来了刻骨铭心的屈辱。


初恋是美丽的,也是让人伤痛的。菲茨杰拉德的小说里的女主角几乎都是吉内瓦的化身:美丽、高傲、多情却又薄情。


菲茨杰拉德与吉内瓦分手后相约毁去两人之间所有的通信,她照办了,而他却一直保留着。


菲茨杰拉德离世后,其独生女儿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这些信件,将它们寄给了原主(其时已是芝加哥一名百货大亨的妻子,正过着贵妇人的生活)。


据说吉内瓦一直活到了1980年前后,亲眼见证了初恋情人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但她始终把当年的情书锁在柜子里,没有和任何人说起她就是那个“黛西”,直到去世后人们才发现了那些书信。


03.幸福却又短暂痛苦的婚姻


1918年,22岁的菲茨杰拉德遇到了自己后来的灵感缪斯,也是痛苦来源。


这一年,从普林斯顿大学休学参军的菲茨杰拉德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乡村舞会上邂逅了刚刚高中毕业、比自己小四岁的泽尔达。


泽尔达出身不凡,作为阿拉巴马最高法院法官的小女儿,精通芭蕾、法语、诗歌。


她在童年时期就淘气大胆,从不自卑、羞怯或疑虑。她会穿着溜冰鞋在大街小巷呼啸而过,与男女同学爬到最高的岩石上比赛跳水的高度,甚至于谎报火灾,拨打消防电话以捉弄消防人员为乐。


虽然淘气,但是在文学素养方面泽尔达却毫不逊色于菲茨杰拉德,童年时期她在父亲的藏书室里手抄了《三只小猪》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童话,后来她又翻阅了莎士比亚、萨克雷、狄更斯、王尔德、亚里士多德、埃斯库罗斯等人的作品以及大英百科全书等各类书籍,内容涵盖科学、哲学、文学、历史。


桀骜不驯的性格,博览群书的底蕴,使泽尔达常能洞烛幽微、语惊四座。在中学年鉴上她如此留言:“让我们只看今朝,不为明天烦恼。”


这个女孩早早学会抽烟喝酒,通宵达旦地跳舞,与众多男人周旋调情。不过菲茨杰拉德却表示:“我喜欢她的勇敢、诚实与火一般的自尊。”


而在泽尔达眼中,菲茨杰拉德同样地迷人:“他就像一株金水仙,金色的头发,英俊的脸庞,笔挺的鼻梁,宽阔的额头,浓密的睫毛,在绿色与淡紫色之间不断变换的眼睛。”


多年后,泽尔达为她第一眼看到的菲茨杰拉德制作了一个折纸娃娃,粉红色的衬衫,红色的领带,长着一副棕色的天使翅膀。菲茨杰拉德的好友罗顿·坎贝尔也回忆道:“他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男孩子:金黄色的头发,薰衣草样的眼睛,轻松自信的步态,足以征服所有人的疑虑。”


菲茨杰拉德随即对泽尔达展开疾风骤雨般的追求,两个人陷入了爱河,泽尔达答应了他的求婚,不过开出条件:如果他能挣到钱让自己过上习惯的优裕生活,两人就结婚。


为了赚钱,菲茨杰拉德一退役就直奔纽约,但他仅找到一份在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写广告词的工作。


一年以后,泽尔达失去耐心提出终止婚约。包括这件事在内的早年经历,使得菲茨杰拉德一生都对金钱这个词格外敏感。


23岁,一无所有的菲茨杰拉德回到故乡。


又过了一年,他的首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出版,1920年,他们在纽约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这次失而复得的婚姻,使得菲茨杰拉德坚信金钱就是能将废墟变成圣殿的魔杖,而泽尔达就是他的童话公主。


他们开启了他们幸福的婚姻生活。


写作上的巨大成功,让菲茨杰拉德夫妇拥有了金钱和名望,他们活跃于纽约的社交界,挥霍无度,纵情地享受爱情、年轻的生命以及成功的欢乐。


1924年夫妻俩移居法国,结识了许多世界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包括马蒂斯、毕加索和米罗等一大批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艺术家,泽尔达很快拿起画笔开始接受绘画训练,天资聪颖的她仅用五周时间就掌握了色彩理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盛宴中,最耀眼的明星莫过于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他的妻子泽尔达,这对金发碧眼、衣着入时、坐在汽车顶上呼啸而过、在广场喷水池里跳舞的金童玉女被视为当时新潮女郎的教父和教母,是爵士时代繁荣和喧嚣的化身,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为璀璨的双子星座。


同时代的女作家和评论家多萝西·帕克称,菲茨杰拉德夫妇像是一对从太阳来到人间的光明天使。


事实上,菲茨杰拉德与泽尔达的相似之处从外表到性格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们的朋友认为他们俩更像是兄妹。


他们外表看起来都有金叶子一样的头发、摄人魂魄的眼睛和精致迷人的嘴巴,内心里都是被宠坏的孩子、极端的自我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喜欢把自己戏剧化。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这段婚姻就出现了危机。当菲茨杰拉德集中精力创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时,泽尔达却天天在海滩游泳、在舞会闹腾,并且认识了一个法国飞行员,表示要离婚。


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最初销量平平,但当它的价值终于被发现后,这部小说便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然而,这部以菲茨杰拉德冠名的作品掩盖了泽尔达的光芒。


泽尔达是一个才女,她对文字也有天生的敏感,对写作一直很有兴趣。而菲茨杰拉德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大段大段随意取用她的日记、书信,甚至包括她的精神病治疗经历。


他说服泽尔达将她写的短篇以他自己的名字或是两人共同署名发表,因为以他的名声获得稿酬会高出许多。


泽尔达难以忍受自己作为菲茨杰拉德的附庸而存在。于是,她在27岁重拾年轻时的爱好,开始练习芭蕾,但年龄所限,已难有进益。


泽尔达却不顾这些,她一心一意,疯狂训练,后期甚至每天练舞八小时。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泽尔达收到了来自那不勒斯圣卡洛歌剧院芭蕾舞团的正式邀请,邀请她担任独舞演员,剧团提供食宿,每天三十五里拉。


然而,泽尔达拒绝了,她讨厌做一个领取月薪辛苦流汗的职业女性,当她心爱的艺术和自身的价值被用里拉来衡量的时候,她愤怒了。


与此同时,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使她沮丧和绝望,芭蕾舞不再是美的化身,对丈夫经济上的依赖尤其使她痛苦,泽尔达对自己轻易抛弃为之努力已久的芭蕾舞领舞机会感到悔恨。


1930年,泽尔达第一次精神崩溃,入住瑞士一家疗养院。后来,泽尔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菲茨杰拉德的生活从此急转直下。


妻子得进好医院,女儿得进好学校,一切都需要钱。这时候的他就像是一支两端都燃烧的蜡烛,飞速地耗费着自己的那点光亮。


他不得不放下写作的雄心与好莱坞打交道。


菲茨杰拉德拿着不菲的报酬,但又不堪忍受其创作被一再删改。


随着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属于菲茨杰拉德的黄金时代也悄然逝去,他此后出版的长篇《夜色温柔》已不负盛名。


发表于1934年的这部小说戏剧性地再现了他与他妻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但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想的希望。


酗酒成为他逃避生活的唯一方式,也侵蚀着他仅存的天才。


菲茨杰拉德开始拖欠稿件、文风也令人不喜,杂志和报社陆续中断了对他的约稿。


而在医院休养期间,泽尔达遇到了一位极其欣赏她的才华,并且鼓励她创作的医生。泽尔达在医院用六周时间完成了自传体小说《给我留下华尔兹》,于1932年10月由斯克里布纳公司出版,共发行三千零一十册,题献给她的医生。


美国菲茨杰拉德研究专家丹·派珀教授认为,“《给我留下华尔兹》和《夜色温柔》在当代文学史上构成了一对最不寻常的夫妻篇,两本书分别从妻子和丈夫的角度对同一段婚姻进行了纪实性描写”。


泽尔达的《给我留下华尔兹》不但是对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的比较和补充,也是对泽尔达作为现代作家身份的肯定,同时,该小说也是女性主义文体的典范。巴尔的摩一家报纸评论的副标题为:“菲茨杰拉德夫人的第一部小说已达司各特的水平。”


1940年12月21日,菲茨杰拉德死于酗酒引起的心脏病突发,年仅44岁,遗留一部未竟之作《最后的大亨》。


他死前已破产,遗嘱中要求举办“最便宜的葬礼”。而菲茨杰拉德死后七年,泽尔达所在的精神病院也意外失火,她被困在顶楼,活活烧死。


两人最终合葬在一起,墓碑上镌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


 

04 写在最后


菲茨杰拉德一生为两样东西所困:一是才华,一是金钱,他都曾一度拥有,最后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时候,评论家都批评他生活腐化、自暴自弃,所以短寿,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而海明威却在其回忆巴黎早年生活的回忆录《流动的盛宴》里,专门花了三个章节描写他与菲茨杰拉德的交往。


海明威忆菲茨杰拉德:

“他的才能像一只粉蝶翅膀上的粉末构成的图案那样的自然。有一个时期,他对此并不比粉蝶所知更多,他也不知道这图案是什么时候给擦掉或损坏的。后来他才意识到翅膀受了损伤,并了解它们的构造,于是学会了思索,他再也不会飞了,因为对飞翔的爱好已经消失,他只能回忆往昔毫不费力地飞翔的日子。”


村上春树则称他为“文学老师”,据说他把菲茨杰拉德的一篇短篇小说看了不下二十遍。


1940年,菲茨杰拉德临去世前,多次叹气自己没有写出好作品来,认为自己的一生只是一个完全的失败,甚至报纸上发表的讣告也充满了对他不屑的语调,人人都认为他会消失在文学的地平线上。


他去世五年后,批评家爱德蒙·威尔逊编辑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崩溃》并附上严肃的评论文章,重新引起美国批评界的热切关注。


如今他的书每年都卖出上百万本。1998年美国蓝登书屋评选出“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100部”,《了不起的盖茨比》位居第二,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同时,该书已经成了任何一个文选家在为美国20世纪的文学作结时都不可不提的重要作品。


菲茨杰拉德去世后,他和他妻子泽尔达•塞尔的真实故事,也被四处传扬。2007年底,法国作家吉勒•勒鲁瓦以他妻子为原型的小说《阿拉巴马之歌》,还赢得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


更重要的是,菲茨杰拉德一生的著述都以他所经历的生活、他所怀有的梦想、他所在的时代作为写作的叙事基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触碰着“爵士时代”美国社会的脉搏。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在《波兰来客》里的这段诗,是菲茨杰拉德人生的最好注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