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重耳》摘抄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寒食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喫冷食,不能生火做飯,還會舉辦祭祀、踏青等活動,曾被譽爲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始於春秋時期,史書記載是晉文公爲了紀念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由於介子推是因山火而死,晉文公就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的這一天,人們都要禁火寒

食。

介子推是晉文公在異國流亡時,堅定追隨他的義士之一,還對晉文公有救命的功勞。然而,晉文公卻爲了見介子推而燒山,不料把介子推活活燒死。晉文公爲何要用這種方法來見介子推呢?這就要從他還是公子重( chong )耳的時候說起了。

險遭陷害,流亡異國十九載

晉文公,姬姓,名重耳,生於公元前697年,是晉獻公與翟( di )國狐姬的兒子。說到重耳父母的婚事,當年還引出過一番議論。由於晉獻公與狐姬都爲姓,與"同姓不通婚"的規矩不合。人們都認爲妻的子嗣容易天折但重耳卻健康長大,大家都他將來可能會有大作爲。

晉文公即位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減徵賦稅、減輕刑罰、推舉賢良、改革軍事等,讓人們安居樂業,國力日益強盛。他也履行承諾,封賞了當年追隨其流亡的功臣。可是,在他封賞的臣子之中,唯獨不見介子推的名字。原來,他在晉文公回到曲沃後,就

選擇了歸隱山野,不再理會朝政之事。

晉文公覺得自己愧對介子推,於是派人去綿山尋找介子推的蹤跡,但都無果。重耳見人心切,聽從他人建議三面燒山,逼介子推出現。可誰知介子推寧願一死,也不願違背自己不受賞賜的承諾。見到介子推燒焦的遺體,晉文公失聲痛哭,並下令設寒食節,以告慰介子推的忠魂。

介子推臨死前留下一首詩,讓晉文公十分感慨。"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原來介子推直到最後一刻,都還在惦念晉文公一定要勤政清廉,不負晉國上下的期待。

即位後的短短五年內,晉文公施展抱負,勵精圖治,讓晉國迅速強大起來。他先伐曹攻衛,後與楚國會於衛國城濮( pu ),在現在的山東甄( juan )城西南準

備開戰,史稱城涯之戰。

晉文公信守承諾,主動退讓九十里避開敵軍鋒芒,可

楚將子玉帶兵冒進,被晉軍左右夾擊而潰敗。這一戰,奠定了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地位。同年冬天公以周天子之命與諸侯國在踐土會盟,就在河陽,成爲了春秋霸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