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稀饭,糊涂

一大早睁开眼,微信群里热闹起来,点开一个,入眼就是腊八粥,原来已经是腊八了,按照惯例,今天会有无数人介绍自己回忆与生活中的腊八粥,以此庆贺腊月里第一个纪念日的到来,腊八的临近,表示春节已经近在眼前。

腊八粥里的八是一个通俗的概念,并非一个精准的数字,在今天,我们习惯将腊八粥与八宝粥划等号,但是翻阅相关记载,似乎又有许多不同说法,但那都是文史习俗专家的事情,我们不去操心。

为了不显得鹤立鸡群,我还也要回忆童年记忆里的腊八粥,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规规矩矩凑齐书本上的八宝是很困难的,多数人家都是按照自家存粮的种类去尽量凑数,因为各家熬制的八宝粥可谓千差万别,一家一个味道,一家一个配方,我记得幼时家里到腊八这天,通常是用大米小米高粱红枣花生米熬粥,出锅前加白糖或者冰糖,至于莲子桂圆核桃则不多见,因为贵,平日里也不太舍得去买。

所严格说起来,我以往吃到嘴里的腊八粥只能叫五宝粥六宝粥,七宝都很少见,当然,在今天,许多腊八粥里已经远远不止八宝,九宝十宝也是寻常。

粥有一个孪生兄弟叫稀饭,我以前分不清这二者,按照字面理解,稀饭应该是米饭稍加稀释的版本,稠度上该是介于饭与粥之间,实则不然,按照国民大多数的生活常识,少量白米入水煮熟,沉淀在清淡的米水之下,水米分离清晰,这样的叫作稀饭,在此基础上加重米的占比,增加熬煮的时间,使成品粘稠,这才是粥,所以,实际上稀饭是比粥要稀薄很多的,这让我困惑许久。

在我的家乡,粥与稀饭都不是主流,我们上一辈的人喜欢在烧开的水中倒入一瓢清水搅拌均匀的小米面或者玉米面,水二滚就可以出锅,我们称之为“糊涂(du)”,糊涂中还可以加一些粉条,豆腐块,菠菜叶,解渴也抗饿,尤其受老人的喜爱,每到冬天,爷爷奶奶辈的饭桌上必定人手一碗热糊涂。

即便有了糊涂的前提,我这个北方农村娃第一次走出村庄时,对皮蛋瘦肉粥依旧有些惊讶,如同粽子与月饼一样,在粥上,南北之分的撕扯延续着。其实,咸甜之分并非南北大争的关键,南方粥的包罗万象已经在咸味的新奇上又走出极远,他们在粥里加入各种蔬菜、咸菜、肉糜、咸蛋、各类海鲜,一切在北方人看来应该归于菜盘之中的东西都可以化入一碗粥里,对像我这样的北方人来说,南方的粥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譬如喜欢甜粥的人面对一碗白粥碗里的甲鱼,他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