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嫺2023年1月1日學習筆記—— 愛孩子,一定愛之有道,愛之有度【一】

生活裏不知不覺中,孩子成了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人,一切以孩子爲中心,一起從孩子出發。

漸漸地,整個家庭也脫離了正常的軌道。

您或許聽過這樣一句話——“在家庭中,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

所以愛孩子,一定愛之有道,愛之有度。

01

再愛孩子

也別讓TA的地位比你高

家庭是一個和諧運轉的系統,如果孩子的地位高於一切,就會讓整個家庭生活變形。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在《論教育》中指出:

“你瞭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TA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孩子的地位越高,就越覺得滿足自己的要求,是天經地義的。

遲早有一天,你會因爲無法滿足TA的要求,不得不拒絕TA。

而這種意料之外的拒絕,對TA的傷害,遠遠大過TA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

把孩子看得太重的家庭,養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孩子們都很聰明,如果你把孩子的地位,擡得比父母還高,那麼在TA心裏的排位,父母一定是在後邊的。

位置越靠後,孩子越不在乎,越看不起。

這樣,只會養出不知道感恩的孩子。

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坦然輕鬆和諧的親子關係,一定是既不刻意冷落孩子,也不過分緊張孩子。

02

再愛孩子

也別忘了修煉自己

父母的氣質,會影響孩子的審美觀,甚至是人生觀。

辛夷塢說: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首先要愛自己,我沒有辦法一無所有地愛你。”

養育孩子就像一架天平,總需要某種平衡,一邊是給予,一邊是自我。

教育,不是隻讓孩子努力,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如何面對生活。

我們何不做核酸勵志的媽媽,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媽媽不僅是孩子的朋友,也可以是孩子的榜樣。

我們的孩子會永遠崇拜一個厲害的父母,而不是一個爲了孩子完全喪失自我的奴隸。

所以,不要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唯一,不要爲了孩子,喪失了自己的社交圈子,沒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

這種姿態,不僅是對自己人生的不重視,也會讓孩子倍感壓力。

養育孩子,養是基礎,重在教育。

身體力行的榜樣示範,永遠強過親力親爲的事事包辦。

03

再愛孩子

也別把孩子看得比伴侶更重要

知乎上有這麼個問題:就是有了孩子後,你的生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其中一位網友回答說:

“自己不僅不知道怎麼當爸爸,而且還不知道怎麼當丈夫了。”

因爲老婆不准他碰孩子,說他毛手毛腳的。而且有大半年的時間,老婆都把他趕到了另外一間屋子睡。

他問,有了孩子之後都會這樣嗎?感覺過回了單身時的生活了。”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假如夫妻關係不夠好,TA能立馬感覺到,過得小心翼翼。

但假如減少一點對孩子的關注,多關心枕邊人,多溝通,仍然像戀愛時那樣,把日子過得很浪漫,那孩子也能生活得幸福。

一位禪師曾說過:

“我們有必要學習創造幸福的技術。如果小時候受到了爸爸媽媽在家創造幸福的影響,那我們自然就會知道如何做了。”

“不是不愛孩子,而是在婚姻中,我們非常清楚,核心不應該是母子關係或父子關係,應該是夫妻關係。”

是啊,夫妻關係好的家庭,與孩子的相處一定不會差不到哪裏去。

但僅僅是母子關係好,或者是父子關係好的家庭,夫妻關係卻不一定好,甚至瀕臨解體。

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因爲愛孩子,纔要更愛老公,因爲愛孩子,纔要更愛老婆。

協調的家庭環境,纔可以養出幸福健康的孩子。

良好的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爸媽的相處模式,也會鐫刻在孩子的心底。

04

在家庭裏,孩子需要正常自然的對待。

過度的不合理的照顧,只能使整個家庭陷入無序,讓每個家庭成員苦不堪言。

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

家庭就像一個美麗的雁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和職責,只有各在其位,各守其職,這個雁陣纔可能南渡北歸,一路翱翔。

我是吳美嫺我在貴州貴陽,2023年我在簡書平臺繼續和您一起學習,一起前行,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