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章内容梳理

第2章  群文阅读的源流

第一节一篇带多篇与单元整组

(一)内涵:一篇带多篇,是以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为核心,同时带动和核心文章具有相同主题的多篇文章的阅读。通常核心文章采取精读的方式,其他文章采取阅读的方式。

(二)教学实施办法:1.第1课时精读,第2课是时多篇阅读,2.第1课事多篇阅读,第2课时精读。

(三)教学意义:

1.扩展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2.利用多文同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训练学生掌握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

(四)阅读教学形态的局限:组合依据较为单一,缺乏多元性,仍以主题为主。找诗以一种显性的强迫性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课堂阅读,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开放学生的头脑,无法让其实现个人对文章意义的自我建构和开展独立自由的思考历程。

二、单元整组

(一)内涵:单元整组教学基于教材基于文本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甚至在开发后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把一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作为整体开展的教学活动,其绿足点在课堂主要目的在于用好教材,增强阅读教育的整体性,提升教学效率。

(二)教学实施办法: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

(三)教学意义:

1.培养学生整体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模式局限:

1.阅读范围仍被局限在教材之内。

2.仍以单篇教学为主,少有多文本同读的课堂形态。

3.较难突破教材主题,实现更加开放有活力的学习。

4.会出现教师为整合而整合的情况,使单元整组变的程式化。

第二节 海量阅读与班尼读书会

一、课内海量阅读。

(一)内涵:师生在课堂40分钟内进行大量的阅读。

(二)教学实施办法:

1.整体规划学生6年阅读内容。

2.正确处理教材和海量阅读材料教学的关系。

3.至简为上的课堂教学流程。

(三)教学意义:

1.改变了语文阅读课程观。

2.开发学生潜力,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培养学生读写技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实现了阅读教育的新突破。

(四)教学模式局限:

1.阅读的无目的性和浅表性。

2.阅读方法上的单调性和随意性。

3.对现实环境的不适应。

二、班级读书会。

(一)内涵: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于语文课堂上,对整本书开展的阅读实践活动。

(二)教学实施办法:

赵镜中:

好书评选的读书会,拓展新知的读书会,深耕精读的读书会,思想交流的读书会。

李怀源:内容理解的读书会、重视表达的班级读书会策略为先的班级读书会。

(三)意义:

1关注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课程。

2.打通课内和课外阅读。

3.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4.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及范围。

5.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四)局限:

1.未能充分发挥课堂交流对于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2.会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素质制约。

3.未能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操作路径。

4.会流于泛读,对于学生思想和思维发展的作用不大。

第三节  主题阅读及其对全文阅读的影响

一、主题阅读及其实践。

(一)内涵: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依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效的运用综合思维,以主题的方式把课内外资源整合起来,以语文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在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中引导儿童生成主体,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提升,精神丰富,整体提升及语文素养。

(二)实施:

窦桂梅建构了四位一体的主题阅读教学体系:明确指向语文素养与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重构课程内容,以主题整合教材,确定精读阅读篇目,通过主题统领,补充经典诵读内容及整本书阅读。实施灵活的长短微的课时设置,分别用来推进精读阅读教学落实整本书阅读和经典诵读以及语文创新与实践活动。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分别构建课堂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体系。

流程:

1.单元教学——主题·整合。

2.课堂操作:预学——共学——研学。

(三)意义:

1.主题阅读的阅读课程价值。

2.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

3.弥补儿童生活经验的缺乏,寻找均衡发展的阅读食谱。

4.注重课程资源整合,提高儿童阅读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四)局限:

1.主题的狭隘性。

2.主题的宽泛性。

3.实践操作形式化。

二、端本阅读与全文阅读的关联。

(一)多文本阅读实践形态之间的层级

第1层级:以教材单元为主的作文本阅读。

第2层级:以教材为主,有突破教材才得的多文本阅读。

第3层级:放开教材的大量阅读。

第4层级:有主题的阅读。

(二)多文本阅读形态与群文阅读的关联

1.全文阅读汲取了主题阅读在多文本组织上的主题意识,强调多文本之间的关联和结构,同时提出更加具体的议题来促进多文本之间的结构化,在选择文本解读文本和组织课堂教学中,始终把这种结构化的关联作为首要的阅读因素进行关注和提倡,从而克服了阅读碎片化,知识化的倾向,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上体现多门阅读的价值,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全文阅读在文本的组织课堂的组织形式上,汲取了一篇带多篇以及主题阅读的以文代文的操作形式,使单篇阅读过渡到多文本阅读有了一个有益的阶梯。

3.除了阅读在课内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上汲取了单元整组组及阅读,把你读书会的经验把它们纳入自己的课程体系中去。

4.群文阅读在教学方式上积极地借鉴班级读书会和主题阅读所提供的模式策略。提倡学生间的共享交流与合作,提倡师生彼此倾听中获得认知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5.群文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不是为了扩大阅读量而扩大阅读量,更注重文本的质量以及作文本阅读为数量带来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变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