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借鑑還是尊重》

嘉靖帝剛登基不久,十分樂意看大臣們鬥來鬥去,反正他是最後的贏家。朝廷的很多官員知道反對張瑰的結果,要麼上書巴結張瑰,要麼一言不發。夏言卻天不怕地不怕,每天舌戰羣儒,越戰越勇,經常

把張璁這邊的人懟得無話可說。

就在那時,有個年輕的翰林叫徐階,寫了一封反對張璁的奏摺。張瑰當即殺一做百,直接把徐階發配到了外地。張嗯的行爲,最終引起了大臣們的公憤,很多官員找到夏言,希望他帶領大家,一起打垮張璁,但都被夏言拒絕了。彼時的夏言非常清醒,他知道嘉靖帝一直在冷眼旁觀,也知道嘉靖帝討厭大臣結黨。

最終,張瑰對夏言沒轍了,於是設法誣陷夏言,結果被同夥出賣,自己也因此罷官回鄉了。夏言此後便一路高升,最終做上了內閣首輔。

榮升首輔,一心爲國勸嘉靖


按理說,夏言升到內閣首輔,最應該感謝的是嘉靖帝。嘉靖帝也是這樣認爲的,但他真看錯了夏言。夏言做首輔,不是爲了榮華富貴,而是爲了內心的報國夢。他上任後,用最快的速度完備了內閣,整治,讓大明朝堂再次煥發出了蓬勃的生機。他讓嘉靖帝很滿意,但有些事卻讓嘉靖帝很苦惱,夏言經常給皇帝提意見。

熟悉歷史的人知道,嘉靖喜歡修仙訪道,十天半月不

問朝政很正常,一天不修道就渾身不自在。大臣們知

道皇上好這口,從來不敢說半個不字,夏言卻不一

樣,他不僅經常提意見,還公開反對嘉靖帝修道。

有一次,嘉靖帝親手做了五頂道士的香葉冠,分別賜給親近的五位大臣。夏言也得了一頂,但從來不戴。嘉靖開始沒在意,以爲他總有一天會戴上,可始終沒看夏言換帽子。於是問他,"我上次給你的帽子爲何不戴?"夏言當時就說:"我是朝中大臣,怎麼能戴那個東西?"嘉靖當時氣暈了,誰知夏言繼續說:"希望陛下也不要戴了,實在有失天子威嚴!"說這話的時候,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在場,嘉靖感覺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這種事情發生多了,嘉靖對夏言就越來越不滿了。恰好那時,嚴進入了內閣,一心想取代夏言,兩人的明爭暗鬥就開始了。

黨爭之中,天性耿直遭暗算


與夏言相比,嚴嵩就是另外一個星球的人,上班除了

摸魚,就是巴結皇上。夏言從心底裏看不起這樣

人,他知道嚴嵩想扳倒他,但他堅信自己做事

則,朝中大多數是自己的人,嚴嵩抓不到自己的。柄。可夏言沒想到,正是自己的原則,給嚴嵩送去了

一個機會。

當時的錦衣衛首領陸炳,是夏言的同黨,平日工作很負責,就是有點愛財。他從不打窮苦百姓的主意,但經常撈富豪好商的財物。錦衣衛是明朝最大的特務機構,陸炳想撈點錢財其實很方便。

可是,事情做多了,難免有敗露的時候,有一次就被人告上去了,狀紙立馬轉到了夏言手中。陸炳沒法,只好去求夏言,去的時候還帶了三千兩黃金。夏言當時就火了,你自己貪污了,還想來賄烙我,這不是毀我清白嗎?當時就把他大罵一頓,並讓他和黃金一起

趕快消失。

陸炳沒轍了,只好跪在地上,對着夏言痛哭流涕。夏言心軟了,罵了一會兒就原諒了他。只是夏言不知道,陸炳出門就發誓,一定要報這下跪之仇。此事剛好被嚴嵩知道了,急忙跟陸炳聯繫,商討一起除掉夏

雲。

對於錦衣衛的首領陸炳來說,找個犯人誣告夏言就是小事一樁。就這樣,嚴嵩與陸炳聯手,爲夏言捏造了一個私通邊將的罪名,致使夏言被判處死刑。判決書下達後,滿朝官員紛紛上書,跪地爲夏言求情,有的甚至辭官表示抗議。但嘉靖帝內心積蓄了太多對夏言的不滿,他駁回了一切請求,責令立即處斬夏言代名臣夏言,就這樣被嚴嵩冤殺,死時66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