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華》摘抄

五四新文化運動後,中國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女性作家代表,比如林徽因、丁玲、冰心等,在這些女性作家以外,還有一位也同樣優秀但很少提及的女性作家,她叫凌叔華。

當時北京的文化圈曾這樣評價過她,"娶妻當看凌叔

華",她是當時最標準的中國閨秀。她性格溫婉世故,

生活精緻優雅。康有爲、齊白石、陳半丁,都曾是她家中的常客;魯迅、周作人、徐志摩都與她有交往,

連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也曾經在中南海接見過她。

是不是很好奇她到底是誰?又有着怎麼樣的傳奇人生?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位"中國閨秀"凌叔華的人

生。


1900年,凌叔華出生於北京東城乾麪衚衕的一

裏,就是現在的史家衚衕博物館。乾麪衚衕裏

都是高門顯貴。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侵華戰爭開始,國內局勢動盪不安。他們平靜的生活也被打破,不得不隨着戰勢的情況搬家。

兩年後,凌叔華的母親在北京淪陷區病逝。凌叔華帶着女兒一路輾轉前往北京奔喪,便與陳西瑩分居兩

地。

後來,陳西瀅受國民政府委派去美國宣傳抗戰,後赴

英國主持協會工作。原本就是無愛的婚姻,在經歷着

求存的壓力、聚少離多,讓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1947年,凌叔華帶着女兒前往英國與陳西瑩團聚。從此開啓了她在英國43年的漂泊生涯。此時的她異常思念祖國,然而路途遙遙,時局動盪,只能在期待與煎熬中流浪。

在英國,凌叔華拜訪了朱利安的母親,去撫慰着這位同樣思念朱利安的人。並在其引薦下進入了當地非常重要的布魯斯伯文化圈,凌叔華才得以開畫展、賣畫來維持他們在英國的生活。

對於一箇中年女人來說,在一個陌生的國度從頭開始是多麼地不易。

三年後,凌叔華結識了英國的女作家維塔。並在她的幫助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英文自傳《古韻》,大獲好評,並開啓了她的英文寫作生涯。

1970年丈夫陳西去世,這場維持了45年的

了。

雖然凌叔華靠着自己的才華與努力在國外打拼了一番

天地,但終究內心是空虛寂寞的。一次回國,她與鄧穎超見面,傾訴自己在異國他鄉,思念祖國,渴望落葉歸根的心願。

1985年,在鄧穎超的幫助下,凌叔華在北京終於有了住處。但事與願違,因爲賣屋搬家引起了腰傷,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感慨自己"遠居異域"的悲涼。最終在臨終前的幾個月如願回到了北京,這個讓她魂牽夢繞

的故鄉,不久後便離世。

凌叔華,她含着金鑰匙出生,見多識廣,畫技高超;雖出生在一個女性不被重視的時代,卻靠着才學與上進成爲新時代的優質女性。

她雖在一夫多妻的封建家庭中耳儒目染,卻主動追求自己嚮往的愛情。她雖經歷一生坎坷,但也不乏精彩傳奇,是一位爲自己而活的堅強女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