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得到跨年演讲

一、如何面对困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对书有一个定义,书是什么?书是广阔生活的保证人。

面对困难,有三种结果。最好的,当然是打赢困难,其次是被困难击败,最糟糕的是被困难定义。

如果你觉得被什么东西困住了,感到此题无解,那也许不必强攻。从这个困难里走出来,别被这个困难定义,到别处看看,带上自己的老问题,找找新的可能性。

易受启发体质”,就是能在他人的处境中,看到自己问题的影子;能在他人的答案中,找到自己的解题的线索。


气候让葡萄略微酸涩,这一杯共敬这一年的不完美。

今年螃蟹虽小,亦是一期一会。

始终保持希望,坚持说老实话,这也是一种英雄主义啊。

张嘴说话很容易;但是只说自己相信和能做到的事,不容易。

唯一真正有效的策略,就是把思考的指针转向自己。

什么是启发?

听过对这个词最好的阐释,来自于一位教育心理学家,他叫杰罗姆·布鲁纳。

他说:“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最独特的一件事情,是人们会不断地超越所给的信息。”

我们每一个有灵性的人,都有本事在原来信息的基础上,再添点自己的东西,不断地超越过去,还给世界更多的东西。

添加什么东西?就是自己的身体力行啊。这就叫启发。

先以自己为道路,再为后来者开路。

当道理穿过了身体,再传给别人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你的一部分。


如果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人也想坚持干个什么事,要持志如心痛。

心里有一个做事的志向,就像心里有个痛处,时刻提醒着它的存在。不是摩拳擦掌,不是下定决心。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心里的洞,它始终向世界张开,需要我用全部的精力去填满它,到处搜寻资源去完成它。

这才是一件能长期坚持下去的事情的样子。

长期坚持干一件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些念头可以像种子一样种下,然后等着它慢慢发芽。

我们在艰难处境下如何自处的四种姿态:

不要被困难定义;

带着希望说实话;

带着实践讲道理;

带着痛处来坚持。


二、转行的故事

正在经历主动或者被动的改行,那你不妨像袁媛这样想问题:哪里是什么改行?不过是带上全副身家,换个地方再开张。

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内核。

我是谁?我不是那些标签啊。

正如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说的,“我不是很多,但我是自己的全部”。

是我的那些突出的特质和偏好,是我的那些独一无二的经历,是我穿越时光走到今天带在身上的所有东西,构成了现在的我啊。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它还不够好,但它足够独特啊。这才是我的“内核”。

我们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证书和技能,而是过去一切经历的总和。

当你从事的职业、所处的行业、身在的企业在2022年遭遇了困难,不妨回过头去,看看自己、问问自己:我的内核是什么?干什么能给我带来成就感?凭借我的内核,我还可以在哪里重新开始?

改行,不是承受损失,而是拓展生命丰富性的机会。

送给你一句博尔赫斯的诗:“一朵玫瑰正马不停蹄地成为另一朵玫瑰。你是云、是海、是忘却,你也是你曾经失去的每一个你。”

如果你也在承受变化,也许,你其实是正在成为另一朵玫瑰。


如果人工智能对人类职业的威胁不可避免,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对所有的人来说,数字技术改变了我们工作技能的折旧率,所以,应对挑战的办法就是去找到那些折旧更慢,更保值的技能。

抽象出来三种“保值”技能:创意,社交智慧,和手艺。

第二,人到中年,怎么能顺利转行?我给你一条转岗转行的原则:迁移到技能相近但趋势向上的岗位。

我们最珍贵的能力,是让自己永远保有从内核出发的能力。你的价值,将只取决于:你的内在到底包含了多少丰富性。

新的一年别忙着立flag,先对自己来个灵魂拷问:回归内核,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拥有什么


三、微雕

如果你在未来一年,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没招了,不妨看看“微雕”这个词。

以一般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请那些想做事又觉得困在原地的朋友收下,在内卷的尽头,请试试“微雕”。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内卷”吗?当然不是,内卷是低水平的复杂化,是你用这招,我也用这招,大家互相耗着。但微雕,是总能找到下刀的新角度,它们不在同一个作业面上。

所有做成的事,都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上。所有的良好关系都建立在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上。而所有的信任都建立在真实的触点上。

当你觉得手头上做的事没有突破口的时候,不妨从关系的维度、信任的维度想想,有没有什么可以努力的空间?

商业演化的一个基本规律,把更丰富的东西,以更便宜的价格,用更方便的方式,交到用户手中。

如果我们打算在一个行业深耕下去,我们不仅要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下手,还要尝试去大家看不见的地方下手。

坏消息是:看不见的地方,不好找。

好消息是:看不见的地方,有的是。

这件事没有尽头,永远有不断优化下去的空间。


四、关心附近

附近就是星辰大海。

最近半个世纪,定位理论火遍全球。我是某地风味菜、我擅长某种食材、我有一个当家菜,然后拼命传播这个符号,最好让它植入到全世界用户的心智里面去。

这当然有用:集中全力,只攻一点,成本低、效率高嘛。就像很多人拍合影的时候,想要被人注意,就得拼命抢前排,抢C位。

这也是我们常见的面向星辰大海的打法,想的都是去远方找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用户。

我们忽略了,其实反过来,只服务附近,也是一个可以成立的打法。

为了追求远方的风景,我们越来越不关心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个小世界,身边的邻居、菜场、学校是什么样?我们往往很茫然。

忽略附近,其实是忽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今年如果你的企业面对增长问题,开年咱不妨再开个会,扪心自问,要增长,默认就得是去远方吗?就是要新客户吗?附近的老客户我们已经服务到位了吗?围绕老客户,做深度的服务,从给他们提供一顿饭,到管好他们的一天五顿餐,这个增长的方向咱们已经走到极致了吗?

所有要经营星辰大海的人,其实入手点不在远方,而是每一个眼前的、具体的人。

只要拆除一点围墙,只要增加一些连接,“星辰大海就在我的附近”。

相信近处的力量 、关切近处的冷暖、夯实近处的关系、体验近处的美好。


五、适应变化与一直勤奋

“哪里的数字化程度高,就往哪里迁徙”。

数字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就越容易聚合资源。在资源越丰沛的地方,你当然就越能做成自己的事。

先别问能不能挣着人家的钱,先问问能不能吃得了人家这苦

经济生态系统已经变了,旧的物种会消失,新的物种会崛起,未来的新物种很可能不是恐龙和鲸鱼这样的庞然大物,而是像麻雀这样能迅速找到新的生态位的聪明物种。


六、创新与作品意识

包菜:“宿命给了我千层铠甲,我分一层护这山河无恙。”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古人造园林造盆景,只要在园子里搁几块石头,意境马上变得幽古,引入一池水流,马上就会感受到宁静致远。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石头一定来自古远,所有的流水必将奔向远方。而我们人,天生就有一种能力,看着眼前这个物象,就能想象到更久远、更广阔的东西。

你只要在你的产品上,加一点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更广阔空间的东西,哪怕是一块石头、几句话,它就会像一个传送门一样,把我们送到那个时空中去。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东西,我们都可以换一种卖法。

所以,做产品的朋友们,明年开年不要停,如果又想创新,又觉得资源有限,不妨往这个方向想想。在产品上加一点点小创作,就能完成一次小创新,你说这事是不是挺值得干的?


我们做的事,也许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对接的传统,可以选择。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就曾经分析,为什么欧系车老要强调发动机,日系车老要强调乘坐体验?因为欧系车替代的是马车,日系车替代的是轿子。你看,看起来做的是同样的事,但对接的传统完全不一样。对应的结果也不一样。

每一个传统的认领、选择,都意味着你做事的方法、做事的重点和做事的边界,不一样。

而创新就在其中。

什么是作品?

是要像燕子衔泥、小鸟做窝一样,一根树枝、一根草,聚集我所有的资源、我的意志、我的创造力、我的独特表达,一点点搭出来的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这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编码,这个创作过程,就是做作品。

“像疯狗一样去占有,把世界据为己有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创作。”


七、内在节奏

“不跑”和“不停”。

在“奔跑”之外,还有“舞蹈”这个动作可以选。

奔跑,追求速度和胜利,但是它不会是新的东西,不过是更快地走。越想跑得快,就越要遵循标准的跑步动作。

而舞蹈,虽然看起来慢,但它有另一种内在追求,追求过程好看,追求结果创新。

在这个视角下,“快还是慢”“大还是小”“激进还是保守”,这些我们脑子里常见的标尺就不太适用了。衡量一个创业公司,原来还可以有一个标准:你是不是能够按捺住盲动的冲动,按照自己认定的主题,做精彩的原创动作?

一个舞蹈者,在意的是自己的轨迹和节奏,而不是把一切有效动作全来一遍。正如泰戈尔说的:“美懂得说:‘够了’。而野蛮吵着闹着还要更多。”

所谓“舞蹈”,就是这么八个字。前四个字,叫“法度谨严”,得有规矩有约束有边界,但是还有后四个字:“变化出奇”,请放开来创新吧。

如果在未来的一年,你特别想做一个野心勃勃的创新者,也可以试试这套方法:给你自己的创新先设计一套要素。


经营好自己的现在,等待未来向我飞奔而来。

未来只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中某个因素的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就是未来。未来是什么样子,跟规划的关系不大,它更多是通过做好手头的事来实现的。

“我们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八、总结

“要拒绝名词的诱惑,不要试图去成为一个名词,无论多好听的名词,而要去成为一个动词。”

活成一个名词,无论是“权威”“泰斗”“总监”“领导”,我们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标签里。

但活成一个动词,你就可以成为一组行动,你在讲课、在直播、在写作、在调研、在沟通、在选择。

22个故事,启发做选择

第一部分,空间、时间与葡萄酒。在环境不完美的时候,学会一边保持希望,一边说老实话。

第二部分,改行、露营与“职业折旧率”。在做选择的时候,更加关注自己的内核,而不是拥有的标签。

第三部分,微雕、剧场与听诊器。在做事的时候,更关注自己能持续努力、无穷深化的要素。

第四部分,绿道、操场与“保链护土”。在远方和附近之间,更关注眼前人、身边事。

第五部分,麻雀、小店与“数字化勤奋”。在大和小之间,尊敬大树和鸿鹄,关切小草和燕雀。

第六部分,移形、换景与“作品意识”。把一切都看成画布、琴谱和舞台,有胆气把世界据为己有。

第七部分,舞蹈、emo与“内在节奏”。在跑步和舞蹈之间,偏向舒展一点,优美一点。

“我没有失败过。要么赢得胜利,要么学到东西。”


我的收获:认真耐心积累自己的内核,关心附近与当下,要足够勤奋,打磨自己的作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