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孩子在家庭中的價值感

      一個家庭的完整是由所有的家庭成員組成的,每個家庭成員在這個家庭裏面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我們作爲家長一定要有這樣的家庭教育意識,積極引導孩子參與到我們的家庭生活和家庭建設中來。

      但是這些年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文明越來越豐富,而且獨生子女越來越多,許多家長對孩子比較嬌慣,從小到大放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碰着。孩子從小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隨着父母的過度保護越來越淡漠,而且當孩子們主動想去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家長先考慮風險和後果,在孩子們沒做之前就給阻止了,結果一次又一次,最終孩子真正成爲了那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而且過度地保護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的,而且在精神上也對他們摧殘地很厲害。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受挫折能力差,甚至出現了暴躁抑鬱甚至自殺的行爲,這都是非常可悲的。

      我們作爲家長深刻反思一下,每一個自殺孩子背後難道不是一個家庭教育的失敗嗎?如果在他們從小的時候我們就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受挫折能力、樂觀開朗的性格和好的習慣和高度的自律,他們會出現這樣的悲劇嗎?

      如果我們從小培養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在家庭中勇於擔當、認真負責的責任意識,家務活需要他們參與做,自己的臥室需要自己收拾,自己的衣物需要自己洗,而且還好積極參加社會勞動實踐 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他們最終會成爲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

      這說明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是我們的家長認知格局出現了問題,我們總是披着愛孩子爲了孩子好的外衣不斷摧殘着一個本該飛翔於藍天的孩子。這個責任在於我們而不在於孩子。就像很多時候我聽到家長和我說起來孩子如何如何不聽話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嗎?他們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成爲了這個樣子呢? 每次當孩子身上出現了問題之後我們必須首先學會反省自己,而不是指責批評孩子。因爲在批評比較嘮叨的道路上我們與孩子的心越來越遠,最終我們和孩子成爲了陌路人甚至敵人,這是多麼可悲啊!

      所有家長一定要有一種高度的教育意識,那就是一定激發起孩子在家庭中的價值感。我們家庭中的點點滴滴的生活也好,勞動也好,都是教育的契機。當我們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起心動念思考一下,這一件事情能不能讓孩子做,怎麼鼓勵他們做。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爲家裏有兩個孩子,很多時候老大都抱怨我們偏心嘟嘟,委屈的要命。從閨女的反饋中我知道肯定是我們根深蒂固以爲他弟弟小所以什麼事情都讓着他的思維深深地體現了我們的行爲上,我們不自覺不自知,但是對於閨女來說我們卻偏心地這麼明顯,所以她表達出地委屈不是爲了讓我們去爭論她弟弟小才這樣的,她更多的是渴望我們家長能夠改變這樣的思維和行爲。

      所以每次閨女表示抗議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在哪一方面肯定做的不好,讓她有意見了,我就開始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爲。這些天我在想,我得突破這樣的思維和困境,否則以後可能他們都會感受到不公平。所以很多時候我必須克服的是嘟嘟小所以有些事情可以不幹或者因爲他小需要雨晴讓着他的那種固定思維。所以這幾天我就積極引導他們去參與家裏的勞動家務,讓他們比着去幹活,我會再去積極表揚他們對我們家的貢獻,讓他們找到在家裏的價值感和責任感。

      當兩個孩子都能夠積極幹家務,分擔家裏的一些生活任務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也會轉移,更多的把興趣投到了做事情上。特別是閨女這兩天的表現讓人點贊,因爲這一週輪到她主持我們的家庭會議,她從週一就開始策劃,不會的就問我,然後和我說她的家庭會議一定比第一次我開的好,我聽了很是期待。儼然小大人的樣子,我想現在她已經有了主人翁的意識,下一步一定要注意培養他們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意識,只有平等民主他們以後才能夠成長爲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