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認知覺醒一書分享(2)

#閱讀打卡 2023年1月7日

Day2:閱讀時長:

邊讀邊想沒有注意時間。

金句:

01.可惜故事是故事,現實是現實,我們可以暫時沉浸在故事中,但終究要回到現實面對規則:要想有所成就,必須保持耐心,延遲滿足。

02.他們希望只讀幾本書就能博學多識,堅持21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少喫幾口飯就能變瘦,讀完一篇乾貨文章就能立即改變……

03.內觀自身和外觀世界向來是一體的。

04.耐心不是毅力帶來的結果,而是具有長遠目光的結果。

05.人們總是習慣在模糊區打轉,在舒適區兜圈,重複做已經掌握的事情,對真正的困難視而不見。

06.恐懼就是一個欺軟怕硬的貨色,你躲避它,它就張牙舞爪,你正視它,它就原形畢露。

07.一個人若是沒有人生目標,縱然每天有喫、有喝、有書讀、有班上,也會像一個迷失的人一樣,內心沒有喜悅、生活沒有激情,甚至會厭惡自己,因爲目標是存放我們熱情和精力的地方。

08.真正的覺醒者往往會有意無意地用感知力來代替思考力。

閱讀中關注的問題:

1.回顧自己讀書時一口氣讀完的書是什麼地方吸引了自己,有什麼可以運用到寫作中的技巧呢。

逆襲成功的故事,結局美好但又不是撕心裂肺的苦情戲,也就是書中說的符合既時滿足感的書籍。

運用到寫作中的技巧:反轉逆襲的故事,情緒價值感到位,能引起讀者共鳴。

2.爲什麼缺乏耐心不可恥?

缺乏耐心是人的天生屬性。

如果我們能瞭解一些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改用理性這把客觀之尺,則會極大地提升耐心。

3.什麼是曲線?

前期增長非常緩慢,但到達一個拐點後會飛速增長。

我們需要冷靜面對前期緩慢的增長並堅持到拐點。

4.什麼是舒適區邊緣?

調整難度與強度,使之處於可接受但又有所難度的範圍,最終可以到達的高度。

5.簡單描述爲什麼我們學習了很多東西還會痛苦焦慮?

人受避難趨易的天性使然,讓學習只限於單純而簡單的輸入,看似在改變,但其實只發生在表層,所以會焦慮痛苦。而真正改變我們的學習是盯住內層的改變量,既學習之後的思考、思考之後的行動、行動之後的改變更重要。

6.什麼是平臺學習期?

平臺期學習進展和時間的關係,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線性關係,而是呈現一種波浪式上升曲線。

剛開始的時候進步很快,然後會變慢,接着是我們可能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表面看起來毫無進步,甚至可能像退步,但這不過僅僅是一個假象,因爲大腦中的神經元細胞依舊在發生連接並被不停地鞏固,到了某一節點後,就會進入下一個快速上升階段。

7.爲什麼我們要終身學習?

人的認知能力需要從零開始積累,當我們知道的規律越多,就越能定位自己所處的階段和位置、預估未來的結果,進而增強自己持續行動的耐心,當你比其他人瞭解了更多的知識,使盲區變小,認知更清晰,纔會更有影響力。

8.人類爲什麼不喜歡學習思考?

天性在作祟。因爲單純保持學習輸入是簡單的,而思考、行動和改變則相對困難。

9.用自己的理解描述,如何消除三種模糊:認知、情緒、行動模糊。

001.消除認知模糊:學習知識,獲取知識,做高耗能的事。

002.消除情緒模糊:拆解煩惱,正視它、看清它、化解它,不給它進入潛意識的機會,不給它變模糊的機會;即使已經進入潛意識,也要想辦法將它挖出來,直到挖不動爲止,讓情緒慢慢從潛意識中消散。

003.消除行動模糊:

學會花費更多的腦力和心力去思考如何擁有足夠清晰的目標,並把目標和過程細化、具體化,在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條單行通道,讓自己始終處於“沒得選”的狀態,從而消除行動模糊。

10.什麼是“熔斷不讀書法”,如何運用?

就是在讀書時一旦看到有啓發的內容,就觸發熔斷點,立刻停止讀書,圍繞這個觸發點對自己提問。

先用感性能力幫助自己選擇,再用理性能力幫助自己思考。

11.書中講解的更好的讀書方法是什麼,你認同嗎,爲什麼?

作者認爲好的讀書方法就是在讀完整本書後過幾天再問自己:現在你印象最深的觸動點是什麼?牢牢抓住這個觸動點,去關聯、去實踐,就會獲得最大的收穫,而其他的內容則可以先放到一邊。

這個觀點很好,但我認爲不是唯一可實行的方法,而是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書的種類來定。

12.捕捉靈感的6種做法。

(1)“最”字法。關注那些最觸動自己的點,學會捕捉它們,並深入分析挖掘。

(2)“總”字法。有意識地去審視並消除平時腦子裏總是不自覺地跳出來念頭,心中最放不下的事。

(3)無意識的第一反應。心中出現的瞬間反應或第一個念頭。

(4)夢境的傳遞。它可能是內心真實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靈感的啓發。

(5)認清身體。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上的不適,都會通過身體如實地反映出來,記得多關注這些反饋。

(6)相信直覺。給一些來路不明、無法解釋的信息開綠燈。

閱讀感悟:

讀完這一章節,讓我最有感觸的是,以前學習只是停留在表層,看似日日忙碌但卻收穫甚微,遇到需要思考時,就毫不猶豫的選擇逃避。

比如寫作,明知道對提升能力有幫助,但卻遲遲不去行動,總覺得寫的不盡如意,原來是因爲自己對標的人物不合理,是自己短時間無法企及的對象,沒有給自己預留提升的時間和空間。

其次是不明白改變來源於循序漸進的成長,而不是從舒適區直接跳轉到困難區,只有在舒適區邊緣提升自己,纔是最好最實用的方法。

最後,我認爲2023年做了一件最正確的事,是加入了年讀書營,學習寫書評,感覺物超所值哦,開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