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王晓春老师的书




第一节班风是什么

让你觉得他们"不是一个锅里的馒头",不是同一类人。这种不样的氛围就是不同的班级文化薰陶出来的。

风的核心是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不同的道德氛围、心理氛围、知识氛围,包含着善恶、好坏、美丑、优劣、雅俗的评价。教师们谈到个班的班风时,总是先说那里是否有"正气",那里是"正气压倒邪气",

"邪气压倒正气",就是这个道理。

  班级多数学生认同好的价值观,我们说这个班风是好的,班级多数学生认同不良价值观,班风就有问题了。

好的班风能给班级提供动力、维护力、凝聚力。积极向上的班风能推动班级多数学生前进,看见别人都努力学习,即使我不大情愿,也可能随大流。班级有正气,对破坏因素就有抵抗力,这和健康人体抵抗力强道理是一样的。至于凝聚力,显然班风好的班级不会是一盘散沙。

(我也想有这样的班风,充满阳光和爱,正能量满满,包容性很强,每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好。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丝滑,让人心情舒畅。每天生活在这个集体里,活力满满,这是目标!)



班风的内涵,有以下几个要点。

1.舆论方向

在班风中,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体现这个班学生的价值观倾向。比如学校本是学习的地方,班级舆论应该以好学为荣,以厌学为耻,可是也有反面的班级。学校是助人成长的地方,班级舆论应该以自立自强为光荣,可是在一些班级里,却以依赖父母权势为光荣。这些都属于歪风邪气。不错,现在社会转型,价值观趋向多元化,教师不可太古板,但是大的方向还是要把住。世界上无论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都绝没有把厌学和依赖父母作为孩子优点的,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必须立场坚定。

    (班主任的三观一定要正!他/她是学生三观的影响者,帮学生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24字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跟党走!)



2.纪律

    中国人观察班风,这也是一个重点,鉴于我国的国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人以为纪律越严明,班风越好,我是不赞成的。看一个班的纪律,主要应该看基本情况,不应要求过严过细,特别要看该班纪律“自觉纪律"的含量如何。要知道,纪律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学生展,也能阻碍学生发展。

(落实在实处:一日常规和假期里学生作业完成等。学会夸赞学生,要狠心锻炼学生。平时班级各项事务要求落实到人,日常工作中也应该将任务分配到人,说增加培养锻炼学生的机会,给他们以不同的命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班级志愿者,优秀班干部,优秀小组长等等。这一点我就得需要努力)



3.学习气氛

学习氛围当然是班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不学习,学校就名不副实了。但是,关于什么样的学习气氛才是好的,大家看法却不必一致。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好的学习气氛是这样的,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而且卖力气,我不让你学的东西,我不让你干的事情,你就看都不能看,想也不能想,人家做十道题,你做20道,人家玩一个钟头,你只玩十分钟,我什么时候看见你都发现你处于用功状态,令人欣慰。班级里有这样的学习气氛好吗?不一定,这个虽然比公然厌学要好,但这是被动的学习,奉命学习给老师学习,傻学习,我们需要的真正好的学习气氛是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有兴趣的学习,高效率的学习,而且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所以看一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光看表面是不行的,光看成绩也是不行的,要综合分析,要注意学生的感受和他们真实能力的提高,尤其要看创造性。

(对于这样的学习气氛,我感到望尘莫及。我们班学生自律性特别差,需要老师时刻监督、家长监督就像一头不想喝水的牛,硬摁着头喝水。如果任由他们不喝水,三年时光转眼便会流逝,世上没有后悔的药,不想让他们回忆往事时后悔,遗憾曾经应该努力的时候,荒废光阴。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内驱力?提高学生自我幸福感?我觉得我应该不仅向书籍中学习,也应该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更应该关注领导对我们工作高瞻远瞩的指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