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反駁技術

中原焦點中16 堅持分享1314天 23.1.10運動打卡第359天 2671h 約練712

支持反駁技術,在認知行爲療法中使用相當普遍,且也很是有效,可以工作於來訪者的自動思維,也可工作於來訪者的中間信念和核心信念。

技術的使用也並不複雜,針對來訪的思維或信念,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舉證,使之原先相對“僵化”的想法和信念爲之動搖,從而產生新的領悟,進而在新的領悟下,開啓新的行爲。

比方說,來訪認爲自己是沒有能力的人,首先問來訪對此想法的信任程度,一般0-100%,以及在此想法下的情緒爲何,評定情緒的強度等級,0-10分。接下來讓來訪舉出可以證明他觀念(自己是沒有能力的)的證據,然後再舉相反的,不能證明“自己是沒有能力”的證據,通過兩方比較,讓來訪動搖原先的觀念,從而形成,原來自己是有能力的,或者自己還是有一部分能力的新觀念。

使用時,有人提問在舉相反證據時,來訪者說沒有或不知道怎麼辦?

首先要相信來訪者一定有,但爲什麼來訪者會說沒有或不知道呢?

因爲來訪者原先的觀念是“自己沒有能力”,並且他還信以爲真,所以舉相反的例子對他來說是個挑戰,因爲他原來並未想過這些。

其次,來訪者說沒有或不知道,可能是他習慣性的回答,爲如果真沒有提前鋪路。

第三,來訪者說沒有或不知道,只是代表他思考的開始。

可能還有其他可能,不管是什麼,作爲諮詢師,只要穩穩的陪伴+等待,也可以溫和的推動,“沒關係,可以想想看”,同時傳遞信任,來訪者就一定能找到相反的、證明“自己有能力”的證據。

至於爲何先找“支持”證據,也是基於“先跟後帶”,先“順”着來訪的思路往下,讓他說完後,再嘗試往相反方向,如此才更能成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