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病毒的“廬山真面目”


我們肉眼看不到東西太多了,即使你的眼睛視力好到1.5。

好多年前上班時,聽到過一件真事,聽我們主任說一個才畢業上班沒幾年的小夥子,他學的是檢驗,自然分到檢驗科,主要乾的就是在顯微鏡下數病原微生物,各種各樣致病菌。  有次,他在鏡下觀察自己的手,一看嚇一跳,這手上分明散在好多不明髒物質,蟲卵、細菌…… 簡直太噁心了。

他就有了嚴重的職業病,總覺得自己的雙手不乾淨,除了清水洗手還要加用肥皂,每天次數頻繁地用醫用酒精消毒自己的手,用的太多太狠,那手的皮膚也受不了啊,眼見着皮膚被消毒液腐蝕,變差。

後來,他不敢喫飯,怕手上的這些細菌喫到了肚子裏,引發疾病。再後來,他真的是把自己活活餓死了。

唉,不知道,他如果在今天還活着,看見電子顯微鏡下這麼多新生的“病毒” 模樣,是不是被嚇死。

我只能說,電子顯微鏡幫助我們“看見”了一個微觀的世界,那裏有寄生蟲、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真菌、螺旋體、放線菌……

看看這病毒的外表,製作下來像一幅幅美麗的藝術品。

病毒是極其微小的顆粒,一般不超過300納米長(1納米約等於1毫米的一百萬分之一),是細菌大小的一千分之一。

病毒小到連在一般的光學顯微鏡下都看不到。但是,在電子顯微鏡下,常見病毒顯示出不同的大小與形狀。

ps:

有的病毒只有十幾納米,一般不超過300納米長。


這也強調了,當下的疫情時代,爲什麼要戴防護力強的N95口罩,因爲一般的口罩根本阻擋不住這麼微小的病毒。

KN95口罩是我國用於防非油性顆粒物(包括微生物、粉塵、水泥塵、酸霧、新冠病毒等顆粒物)的口罩,這種口罩的材料可濾除95%的非油性顆粒物。

想想,以最大的300納米來算,也就意味着把10萬個300納米的病毒頭對頭腳對腳的連起來,我們大致才能看到3釐米那麼大小。這些病毒,真的是殺人於無形啊。


(但,也有例外,新發現的巨型病毒可大於1000納米,比最小的細菌還要大),而細菌比大多數人體細胞要小很多很多。

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自己的細胞的,必須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人體細胞以及細菌。

小的病毒顆粒只有十幾納米長,比如口蹄疫病毒;大的可長達300納米長,比如麻疹病毒。病毒的形狀與複雜性也是五花八門:有的病毒圓圓的,像炸出的爆玉米花似的,比如天花病毒;有的是球狀的,比如流感病毒;有的呈條形或棒狀的,比如菸草花葉病毒。

還有的病毒形狀更復雜,比如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是由20個表面組成的多菱形球體,每個表面呈等邊三角形。而有的病毒,看起來像蜘蛛或小型的阿波羅着陸艙,比如噬菌體病毒(專門以細菌爲宿主的)。



病毒顆粒由三部分組成:

1.核酸:一套遺傳指令,DNA或RNA,單鏈或雙鏈(即雙螺旋)。

2.蛋白質外殼:包裹並保護DNA或RNA的外殼。

3.脂質膜:包裹蛋白質外殼的一層保護膜;只有一些病毒有脂質膜,比如流感病毒,這類病毒又叫包膜病毒。沒有脂質膜的病毒,稱作裸露病毒。

病毒內沒有什麼化學裝備(即缺乏一種大分子生物催化劑——“酶”),因而不能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化學反應。病毒最多帶有一兩個酶,用以解碼遺傳信息。

因此,它必須找到宿主細胞以便生存與繁殖。離開宿主細胞,病毒什麼也幹不成了!


那麼,病毒是如何攻擊宿主細胞的呢?

<未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