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擠出更多時間呢?

第一種方法,要把握好碎片化的時間。

其實我們有很多的瑣碎時間,五分鐘、五分鐘加在一起,最後會變成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第一,比如說上下班的通勤時間,除此之外,我們在飛機上、高鐵上也都算。第二,喝咖啡的時間。第三,過渡時間。第四,睡眠時間。

上下班、喝咖啡、過渡、睡眠時間,這些都是碎片化的時間,你不要覺得少,如果你用碎片化的時間集中去做那件你最重要的事情,無數個五分鐘在一起,你就會做成今天最大、最重的那一項工作。

其實人睡着了也可以工作、學習、思考,我借用一句非常文藝的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你睡着之前,可以想一想,對我最重要的那件事是什麼,和我一生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有關的那件事是什麼,想完了,睡眠當中你的大腦仍然是活躍的,也許會給你一些提示、一些預警。

你如果特別惦記這件事,你就看與之相關的書,睡覺聽着相關的錄音入眠,連睡眠時間都不要放過。

第二種方法,固定的事在固定的時間做。

你人生當中有一件事非常重要,你總是沒有時間去解決,怎麼辦?那我安排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中,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去做它,並且讓我身邊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段時間沒有人能打擾我。

你永遠不能忘了,對你的人生來說最重要的那件事。他建議,我們每個人把人生最重要的事——你的人生目標,寫在一張卡片上,放在你的錢包裏,我以前就這麼做過。現在我們已經不太用錢包了,那你這個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怎麼提醒自己?我會把它設置成手機的屏保,或者電腦的屏保。

第三種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排序,就是我們說的ABC分類,對事情簡單做清單,然後大刀闊斧地去刪這個清單——我們可以分給別人的事情,我們花一點小錢就可以不用自己去做的事情,統統刪掉,最後明確只能我來完成的任務。

在這些任務當中,挑出馬上就要去做的,看一看這些重要的任務能不能合併同類項,能不能同時把它們完成。

每一次我把所有的任務在一個時間段裏同時解決,看一看有什麼可以同時進行、多線並行的,當你研究過一次這樣的方案併成功的時候,你就會有極大的成就感,會心裏默默喊一聲自己:“我真是一個小機靈鬼。”

第四種方法,就是抓重點,你永遠要搞清楚哪些事情是可以不做的,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這裏我們要提到一個法則,叫二八法則。二八法則就是你總是能用百分之二十的精力,去做呈現百分之八十效果的事,我們做事要有重點。

我認識一位非常傑出的女強人,她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太多時間去陪伴孩子,她和我專門討論過這個話題。她說,我很想做一個好媽媽,但我的時間不夠,精力也不夠,但我會盡我所能,培養我們親密的親子關係。

我問她:“那你是怎麼做的呢?”她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決定不管有多難,我都要母乳餵養。再有,我雖然不能保證每天都陪着他,可是我要求自己在家一定要帶孩子睡覺,一直帶到孩子上幼兒園爲止。我陪孩子睡覺,我喂他奶,就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一直是在我身邊的,他熟悉我的氣味。”

這位女強人還會要求自己,出差不管去任何地方,都會帶一個當地比較特殊的、有民俗文化的小禮物給她的孩子,讓他知道媽媽雖然出差了,沒有陪他,可是心裏是有他的,有驚喜等着他。

這其實就是我們書中說的二八法則,當你的精力時間顧及不了所有的時候,你就去研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去做它。

第五種方法,每件事只做一次。我們用一個很小的例子來解釋,比如我們現在去洗衣服,洗完衣服以後,衣服在洗衣機裏,你也許會想,我待會兒再晾,這待會兒可能就是不斷拖延,甚至你會忘了這件事。

怎麼辦?一件事情我們只做一次,你拿着衣服去洗衣機,洗完了以後馬上去陽臺曬,完成這件事。

在人際交往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拒絕別人要乾脆。很多話,比如“再說吧”“我想想”,你不乾脆,會引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當場解決,只做一次,也會讓你擠出很多時間,還可以減少拖延。

擠時間的第四步,就是調整自己和周圍的人,訓練他們尊重你的時間習慣。因爲你不停地擠時間,不停地拒絕別人,不停地爲固定的事騰出固定的時間,你可能會得罪人,這怎麼辦?作者說那些打擾你時間的人,你要遠離他們,因爲他們其實是在阻止你成爲你想成爲的那個人。關於如何訓練別人尊重你的時間,我在非凡精讀館還講過一本書《界限》,其中講得更詳細、精湛,也歡迎你去聽一下。

第五步是留給自己一些安靜做事、思考的時間。

第六步,作者說:“我叫阿蘭·拉金,那我就把這個問題命名爲拉金式問題。”即不停地問自己:我現在最應該做什麼?當你有很多事的時候,要判斷一件事情該不該做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我現在最應該做什麼?其實很多事可以不做,還有一些事完成比完美重要,做完了就行。只有少數幾件事和你最終要成爲什麼人有關,這幾件事你要儘量做到完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